近日,河南有部分地方玉米開始零星收獲。據專家介紹,近年來,秋作物適時收獲高產優質,廣大農民朋友一定要改變早收的不良習慣,根據不同作物的成熟時期進行適時收獲。 據試驗研究,玉米苞葉發黃后推遲一天收獲即可增產1%以上,千粒重可增加6~7克,每畝可增產5公斤以上;推遲10天收獲,每畝可增收50公斤以上;在乳線消失時收獲比苞葉發黃收獲千粒重增加56.7克,淀粉出粉率增加6.2個百分點(從64%到70.2%),蛋白質增加12.3%,脂肪增加39.3%,碘值增加14.6。碘值增加說明脂肪內游離脂肪酸下降,不飽和脂肪酸升高,玉米油的營養價值升高。 玉米應在苞葉變黃后推遲8~10天,在籽粒乳線消失時收獲;作為青飼、青貯玉米的收獲期可以在乳線移至籽粒中部,籽粒含水量約為38%~40%,飼料(莖、葉、果穗)的含水量約為68%,即苞葉發黃莖葉尚青時收獲。 大豆應在豆葉全部脫落、豆稈呈現黃色、莢皮干硬、手搖動豆棵有響聲、種子呈現本品種固有色澤時,選擇晴天上午10時前進行收獲。 水稻應在臘熟末期,米粒變硬、莖葉各部位由綠變黃后收獲。 紅薯作種用和食用的可在枯霜期前進行收獲。加工和曬干薯塊要在不影響麥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延長塊根膨大時間,應在初霜前收獲完畢。一般地塊可在不影響下茬作物播種又使薯塊不受凍害時進行收獲。 秋作物適時收獲,既不增加投入,又能充分利用光、溫資源,延長灌漿時間,顯著提高各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而且也不影響小麥的播種。因此,并不耽誤小麥播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