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三疣梭子蟹親蟹的長途運輸及其對育苗效果的影響

   日期:2016-04-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1    
   關于三疣梭子蟹親蟹長途運輸技術的報道較少,其對育苗效果的影響也鮮有記載。筆者近年從事早繁三疣梭子蟹的生產性技術指導工作,對三疣梭子蟹親蟹的長途運輸及其對育苗效果的影響有一些體會。 

    一、親蟹的選購及運輸 

    根據生產計劃,5月10日前幼體需達到出售標準,即Ⅱ期幼蟹,所以決定由外地購進已開始升溫促熟的親蟹。考慮到親蟹價格及運輸成活率等因素,于2月28日由山東購得抱卵蟹20只、未抱卵雌蟹53只。其中,抱卵蟹培育水溫為19℃,受精卵發育到桑葚期;未抱卵雌蟹已升溫促熟,培育水溫為14℃。挑取肢體完整、行動活潑、特別是潛沙能力強的個體,用橡皮筋將2螯足捆緊,放入清水中待運。廂式面包車運輸,在車廂內放入2只容積為0.3立方米左右的大桶,裝水1/3左右,水溫調整到14℃,將選擇好的親蟹放入圓形塑料筐中,外用大孔網衣包緊而使其不能隨意活動,然后放入桶中充氧運輸,中途換水1次。運輸過程中,由于受到降雪氣候的影響,造成水溫降幅較大,水溫最低時達到8℃,運輸時間26小時,親蟹運回后穩定1天,運輸結果為抱卵蟹死亡3只,成活率85%;未抱卵蟹沒有死亡,成活率100%。 

    二、親蟹的后期培育 

    親蟹運回后,將捆綁的橡皮筋去掉,分別放入2口提前準備好的水池中繼續培育。具體方法如下:2口培育池面積為30平方米,池底鋪設經過消毒的細砂10cm左右(留1/3空白處為投餌場);飼料以沙蜆等貝類為主,考慮到部分親蟹的體質弱、攝食能力差,采取把部分貝類磨碎投喂,效果較好;每日換水1次,及時清除殘餌,并根據殘餌情況調整投喂量,每日投喂2次;10天左右倒池1次。由于親蟹抵達時水溫較低,所以把培育池的水溫調整到12℃,穩定2天后,以每天0.5℃~1.0℃的幅度提升水溫到19℃,穩定待產排幼。親蟹的后期培育過程中死亡率高,死亡高峰主要出現在運輸后的6天內,以后有所下降,但親蟹死亡現象一直持續到排幼前,甚至當受精卵已發育到心跳每分鐘200余次時親蟹仍有死亡(對死亡蟹實施解刨觀察,發現鰓部發黑,個別鰓部還有少量蠕蟲寄生,分析是親蟹本身質量有問題)。3月16日,首只抱卵蟹排幼,以后又陸續有2只排幼,此批親蟹利用率只有15%;3月13日,未抱卵雌蟹首次出現抱卵,到4月20日止共獲抱卵蟹23只,抱卵率43%,順利排幼12只,利用率23%。 

    三、育苗方法及結果 

    育苗車間內有育苗池20口,每口容積30立方米左右。由于排幼親蟹數量少,受精卵發育不齊,所以每口育苗池布放1只~2只親蟹排幼,排幼結束后撈出產空蟹進行幼體定量,每只親蟹排幼數量在50萬粒~100萬粒(根據經驗,同規格海捕抱卵蟹每只排幼數量可達200萬粒左右,可見購進親蟹為越冬蟹)。采用常規方法育苗,餌料生物為小球藻、活輪蟲、鹵蟲等,水質管理采取低水位布幼,每日加水1次,每次10cm~20cm,到滿水位后開始換水,并逐漸加大換水量。4月10日,幼體順利變態發育到Ⅱ期幼蟹。到5月1日,已達Ⅷ期幼蟹。幼體發育順利,未發現異常現象。 

    四、結果與討論 

    1.利用敞口容器充氧長途運輸三疣梭子蟹親蟹是可行的,如能進一步控制好水溫的變化,并把運輸時間適當縮短,運輸效果會更好。 

    2.經過長途運輸后的三疣梭子蟹親蟹,通過進一步培育,未抱卵蟹比抱卵蟹的成活率及育苗效果要好,只要親蟹能順利排幼,長途運輸不影響幼體的后期發育。 

    3.親蟹后期培育過程中出現死亡率高、懷卵量低、排幼量少的現象,筆者分析認為,除長途運輸因素外,與選購親蟹的質量有很大關系,并且可能與親蟹促熟時間早晚、培育方法正確與否等也有一定的關系,有條件的養殖場家最好能自己準備親蟹。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