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桔園利用竹業廢料套種竹蓀栽培技術

   日期:2016-03-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0    
 一、栽培季節:

竹蓀屬于中高溫型菌類,我縣適宜栽培時期為每年2-4月,一般在立春以后,溫度在10-16℃之間栽培為佳。出菇期正值霉雨季節,溫度、濕度均有利出蓀。

二、原料選擇:

  以竹業加工廢料為主,輔料為化肥、稻草、樹枝、木屑等。

三、堆料:

  一般在上年10月份開始備料。將原料堆積成堆,加入清水亦可加0.2%尿素溶液以加料溫,也可加少量過硫酸鈣或人糞尿,直到培養料吸水充分(手抓緊略有水滲出為準),使原料適當發酵,即可使用。

四、場地選擇:

  應選擇冬暖夏涼、背風保濕、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腐殖質高、保濕性好,沒有白螞蟻活動,并且林間天然郁蔽度達70-80%,有花花的散射光的桔園。

五、栽培方法:

1、挖溝:在桔畦兩邊縱向挖溝,寬度視桔林的密度而定,深10-15cm。

2、鋪料播種:

①澆水:用清水把畦床澆透。

②土壤消毒:用0.8%的敵敵畏(或敵百蟲)水溶液噴灑滅菌。

③鋪料:把培養料鋪到畦上,培養料含水量70%,厚度30厘米左右,堆成弧頂狀。

④接種:把菌種梅花狀播在培養料表面略往下按,再覆一層5厘米培養料,每畝接種量700-800袋。

⑤施肥:撒上一層過磷酸鈣或復合肥,每畝50市斤。

⑥覆土:這是竹蓀栽培管理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將開溝的土覆上,厚度以5-6厘米為宜。切忌用黃泥土、沙土、重粘土和高濕的塘泥和河泥。

⑦蓋草:覆土后再蓋上厚2厘米以上的稻草或茅草等,以利保溫保濕。

六、田間管理: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如果管理不好,培養料再好,菌種再優,也不可能獲得好收成,甚至會造成前功盡棄。

1、水份管理:竹蓀在各個生長階段對水份有不同的要求,關鍵是抓好三個階段的噴水。

①發菌期:播種后25-30天內一般不噴水,如遇連續晴天則要噴水,噴水至土壤和蓋的稻草濕潤即可。以培養基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間,土壤水份保持不干不濕為度。

②菌蕾期:接種30天后菌絲爬上畦面,并形成菌索,尖端扭結成菌蕾,需水量增加,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80-85%左右,菌蕾長至3cm大小時,所需水份日益增加,一定堅持晴天早晚澆水,陰天也要噴一次水。

③出蓀期:當菌球開始膨大發育成熟時,菌床表面空氣相對濕度要提高到90-94%,此間無論晴天陰天都應噴水,早晨安排在六點左右,下午安排在太陽下山的時候進行。發現菌球頂部開始破口時,應多噴水,把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5%左右。但請注意當子實體抽出時,千萬不可向子實體澆水。

2、病蟲害防治:生料栽培竹蓀,山地桔園要防治白蟻,可用滅蟻劑撒放入蟻巢和蟻路上;蚯蚓可用茶籽餅泡水噴殺;播種堆料常發現紅蜘蛛,可噴1:100倍的樂果和石硫合劑消滅;如發現蛞蝓,可在晚上8-9時人工捕殺;發菌時噴水不可過量,以免霉爛;菌蕾在溝底出現時,千萬不可被水浸到;菌蕾期注意通風,避免子實體畸形。采收時及時把菌托、菌蓋清除,否則殘留的菌托和菌蓋在2-3天內就會產生大量霉菌;出現青霉、綠霉、毛霉等霉菌時,可用1:800倍的多菌靈水溶液噴于雜菌表面即可消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