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09
選育單位: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香占/朝二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7~130天,比粵香占遲熟2~3天。株型好,中等穗型,著粒密,熟色好。株高97.8~101.4厘米,穗長21~21.2厘米,畝有效穗22.3~23.4萬,每穗總粒數127.7~134粒,結實率80.5%~82.9%,千粒重19.8~20.0克。早造米質達國標優質2~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特二級,整精米率57.2%~59.9%,堊白粒率6%~12%,堊白度0.3%~1.8%,直鏈淀粉含量15.0%~16.1%,膠稠度85毫米,理化分59~65分。中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53.3%、33.3%、41.9%,病圃穗頸瘟為2.6級,葉瘟為1級;中感白葉枯?。?級)??沟剐陨圆睢?nbsp;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39.02公斤、483.99公斤,分別比對照種粵香占增產1.61%和減產0.09%,增、減產均不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梅州、龍川、陽江、高州、雷州。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2.08公斤,比對照種減產3.05%。日產量3.46~3.73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疏播育壯秧;⑵重視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和防倒伏。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二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遲熟2~3天,產量與粵香占相當,米質達國標優質2~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重視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和防倒伏。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選育單位: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香占/朝二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7~130天,比粵香占遲熟2~3天。株型好,中等穗型,著粒密,熟色好。株高97.8~101.4厘米,穗長21~21.2厘米,畝有效穗22.3~23.4萬,每穗總粒數127.7~134粒,結實率80.5%~82.9%,千粒重19.8~20.0克。早造米質達國標優質2~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特二級,整精米率57.2%~59.9%,堊白粒率6%~12%,堊白度0.3%~1.8%,直鏈淀粉含量15.0%~16.1%,膠稠度85毫米,理化分59~65分。中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53.3%、33.3%、41.9%,病圃穗頸瘟為2.6級,葉瘟為1級;中感白葉枯?。?級)??沟剐陨圆睢?nbsp;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39.02公斤、483.99公斤,分別比對照種粵香占增產1.61%和減產0.09%,增、減產均不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梅州、龍川、陽江、高州、雷州。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2.08公斤,比對照種減產3.05%。日產量3.46~3.73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疏播育壯秧;⑵重視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和防倒伏。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二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遲熟2~3天,產量與粵香占相當,米質達國標優質2~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重視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和防倒伏。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