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用藥劑量為:氯霉素肌注或靜注,每千克體重10~30毫克,每天2~4次;青霉素肌注,每頭每次40萬~100萬單位,每日2~4次。能正常采食者,可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劑量為每千克飼料中加入土霉素0.6克,連服3天,可以控制本病的發生。
當連續使用某種藥物數天而無效時,可能細菌對該種藥物產生了耐藥性,應立即更換藥物,或幾種藥物聯合使用,或注射慶增安,每次每千克體重用藥量為0.1毫升,一天兩次。最好青鏈霉素合并使用,土霉素1~3克溶于5%氯化鎂10毫升中,分點肌注,每天或隔天一次,也可連續靜注10%磺胺嘧啶鈉100毫升,一天兩次。
2.中藥療法常用的藥物為清熱止咳散加減。處方:當歸20克、冬花30克、知母30克、貝母25克、大黃40克、木通20克、桑皮30克、陳皮30克、紫菀30克、馬莧鈴20克、天冬30克、百合30克、黃芩30克、桔梗30克、赤芍30克、蘇子15克、瓜萎50克、生甘草15克,共研細末,開水沖服。在用此方的時候,可根據病豬的不同體質,不同的發病時期,出現的不同癥狀而對方劑中的藥物進行調整。
病初,可加杏仁、蘇葉、防風和荊芥等。
中期,病豬發熱時,加梔子、丹皮、杷葉;熱盛氣喘者,加生地、黃柏、重用桑皮、蘇子、赤芍;流膿性鼻涕時,減天冬、百合、加金銀花、連翹、梔子,重用桔梗、貝母、瓜萎等;糞便干燥時,加蜂蜜100克;口內流涎時,加枯礬15克;胸內積水時,重用木通、桑皮、加滑石、車前、旋覆花、豬苓、澤瀉等;對老齡體弱的病豬,應酌減寒性藥物,重用百合、天冬、貝母、。加秦艽和鱉甲等。
后期,肺胃虛弱的病豬,減寒性藥物,重用當歸、百合、天冬,加蒼術、厚樸、枳殼、榔片、半夏等;血氣虛弱者,減寒性藥物,重用當歸、百合、天冬,加白術、黨參、山藥、五味子、白芍、熟地、秦艽、黃芪和首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