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育秧方式主要為三種,即旱育秧、濕潤育秧、兩段育秧,目前在生產上以旱育秧為主,濕潤育秧為輔,還有少量的兩段育秧。各方式雖有不同,管理也各有重點,針對生產上近年出現的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將需要強調的技術要點簡介如下:
一 旱育秧
水稻旱育秧技術在生產上應用多年,由于技術的逐漸進步和一些新的藥劑的開發,在生產中形成了一些簡化的技術。但是,一些地方為簡而簡,越簡越化,同時,一些地方不重視苗床消毒和苗期管理,導致生產上秧苗素質差,弱苗多。在推廣應用中,需要注意幾個關鍵的技術環節:
1.苗床:苗床最好選用地勢高朗的壤土蔬菜地,不能選用柑橘林地、河沙地和巖沙地,以及土壤酸堿度大于7.5的堿性地。
2.浸種:浸種時一定要將種子袋內裝的用于防治惡苗病的藥劑一并加入水中進行浸種,同時,隔幾個小時攪動一下,防止爛種。
3.除草劑的施用:在旱育秧苗床除草劑的選擇中雖然目前有旱秧凈、保利發、旱秧靈、新野等多種類型,但在生產應用中只有新野最好。新野為10毫升裝的乳油,每袋兌水10斤即可。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用法與用量,同時,盡可能均勻噴施,不要漏噴重噴,過重會影響秧苗生長,過少,除草效果不好。
4.苗床管理:旱育秧補水要下午4時后進行,采用潑澆或灑壺噴灑,尤其是使用地下水的地方,不宜浸灌或淹灌。追肥每隔一片葉追肥一次,用尿素或碳銨兌清糞水潑施,前輕后重,少量多次。施肥時不能將化學肥料干撒,一定要兌水潑施,然后洗苗一次。移栽前不施送嫁肥可以減少植傷,促進返青。
二、濕潤育秧
濕潤育秧技術作為傳統的育秧方式,在我省還有較大的應用面積。在生產上需要注意:
1.播種:播種前的浸種是必須的,方法同旱育秧。同時要注意溫度和換水,防止爛種。催芽時要防止燒芽,播種時嚴格把握密度,過密秧苗生長弱,分蘗少,過稀浪費秧母田。
2.除草劑的施用:濕潤育秧的除草劑選用“弗特”進行,一袋兌水 斤均勻噴施2.5到3分田。施藥后田中保持1周無水,出苗后通過溜秧溝的辦法保持濕潤,待秧苗1葉1心才淹水上廂面。
3.肥水管理:1葉1心時噴施一次多效唑。在1.5—2.5葉期間勻苗,勻密補稀,促進秧苗生長。灌水應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要改變早上灌冷水淹田的習慣,促進秧苗多發分蘗。在秧苗3~5葉期要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300ppm),在丘陵區冬閑田還要注意使用鋅肥,防止坐蔸。
三 兩段育秧
兩段育秧包括地塘兩段和溫室兩段。溫室育秧需要由專門的技術人員完成,一般不會出問題。地塘兩段育秧的,在旱地苗床時由于密度大,時間短,不需要施用太多的肥料。生產上出現問題的主要是集中在苗床中施用過量的有機肥造成肥害死苗。
四 病蟲害防治
育秧階段常出現坐蔸、黃化、滯長等現象。已發生“坐蔸”的田塊,要立即排水,以增溫通氣,減輕毒害,同時要施用鋅肥。灌溉上實行間歇灌溉,以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發育,增強秧苗抵抗力。防治黃化的措施是排水降濕,提高苗床土溫,苗床追施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等補素促長。
育秧階段主要防治螟蟲、薊馬、稻瘟病。對稻瘟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還是預防為主。苗期一旦發現,要立即進行防治。適宜的藥劑有三環唑、富士一號乳油、比豐等。移栽前普遍防治一次螟蟲。用銳勁特5%懸浮劑,每畝用25~30毫升,兌3桶水噴霧;80%樂?殺單可濕性粉劑(螟殺凈、千安),每畝1兩,兌3桶水噴霧。施藥時田內要保持3~5厘米水層,維持5~7天。防治稻飛虱可以用大功臣(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用20克(即2小包),兌3桶水對準水稻基部進行噴霧。然后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層,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藥效時間長達30天左右。此外,旱育秧苗期可用70%的敵克松或廣枯靈1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和棉腐病。
一 旱育秧
水稻旱育秧技術在生產上應用多年,由于技術的逐漸進步和一些新的藥劑的開發,在生產中形成了一些簡化的技術。但是,一些地方為簡而簡,越簡越化,同時,一些地方不重視苗床消毒和苗期管理,導致生產上秧苗素質差,弱苗多。在推廣應用中,需要注意幾個關鍵的技術環節:
1.苗床:苗床最好選用地勢高朗的壤土蔬菜地,不能選用柑橘林地、河沙地和巖沙地,以及土壤酸堿度大于7.5的堿性地。
2.浸種:浸種時一定要將種子袋內裝的用于防治惡苗病的藥劑一并加入水中進行浸種,同時,隔幾個小時攪動一下,防止爛種。
3.除草劑的施用:在旱育秧苗床除草劑的選擇中雖然目前有旱秧凈、保利發、旱秧靈、新野等多種類型,但在生產應用中只有新野最好。新野為10毫升裝的乳油,每袋兌水10斤即可。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用法與用量,同時,盡可能均勻噴施,不要漏噴重噴,過重會影響秧苗生長,過少,除草效果不好。
4.苗床管理:旱育秧補水要下午4時后進行,采用潑澆或灑壺噴灑,尤其是使用地下水的地方,不宜浸灌或淹灌。追肥每隔一片葉追肥一次,用尿素或碳銨兌清糞水潑施,前輕后重,少量多次。施肥時不能將化學肥料干撒,一定要兌水潑施,然后洗苗一次。移栽前不施送嫁肥可以減少植傷,促進返青。
二、濕潤育秧
濕潤育秧技術作為傳統的育秧方式,在我省還有較大的應用面積。在生產上需要注意:
1.播種:播種前的浸種是必須的,方法同旱育秧。同時要注意溫度和換水,防止爛種。催芽時要防止燒芽,播種時嚴格把握密度,過密秧苗生長弱,分蘗少,過稀浪費秧母田。
2.除草劑的施用:濕潤育秧的除草劑選用“弗特”進行,一袋兌水 斤均勻噴施2.5到3分田。施藥后田中保持1周無水,出苗后通過溜秧溝的辦法保持濕潤,待秧苗1葉1心才淹水上廂面。
3.肥水管理:1葉1心時噴施一次多效唑。在1.5—2.5葉期間勻苗,勻密補稀,促進秧苗生長。灌水應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要改變早上灌冷水淹田的習慣,促進秧苗多發分蘗。在秧苗3~5葉期要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300ppm),在丘陵區冬閑田還要注意使用鋅肥,防止坐蔸。
三 兩段育秧
兩段育秧包括地塘兩段和溫室兩段。溫室育秧需要由專門的技術人員完成,一般不會出問題。地塘兩段育秧的,在旱地苗床時由于密度大,時間短,不需要施用太多的肥料。生產上出現問題的主要是集中在苗床中施用過量的有機肥造成肥害死苗。
四 病蟲害防治
育秧階段常出現坐蔸、黃化、滯長等現象。已發生“坐蔸”的田塊,要立即排水,以增溫通氣,減輕毒害,同時要施用鋅肥。灌溉上實行間歇灌溉,以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發育,增強秧苗抵抗力。防治黃化的措施是排水降濕,提高苗床土溫,苗床追施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等補素促長。
育秧階段主要防治螟蟲、薊馬、稻瘟病。對稻瘟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還是預防為主。苗期一旦發現,要立即進行防治。適宜的藥劑有三環唑、富士一號乳油、比豐等。移栽前普遍防治一次螟蟲。用銳勁特5%懸浮劑,每畝用25~30毫升,兌3桶水噴霧;80%樂?殺單可濕性粉劑(螟殺凈、千安),每畝1兩,兌3桶水噴霧。施藥時田內要保持3~5厘米水層,維持5~7天。防治稻飛虱可以用大功臣(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用20克(即2小包),兌3桶水對準水稻基部進行噴霧。然后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層,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藥效時間長達30天左右。此外,旱育秧苗期可用70%的敵克松或廣枯靈1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和棉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