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苗期立枯病的防治

   日期:2016-03-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1    
  1.發病原因 2004年全區水稻大面積發生青枯型立枯病,主要是氣候異常、氣溫較高,忽冷忽熱、大風日數較多,管理不到位,沒做到適溫煉苗,適時補水。導致床內溫度高,秧苗徒長,根系發育不良,秧苗柔弱.抗病力低,遇低溫和低溫時段導致青枯型立枯病發生。個別農戶粗放育苗、床土pH值偏高、補水方法和時間不合理,改澆水為灌水刺傷根系,導致根系發育不良也是青枯型立枯病發病原因。

    2.預防措施①合理配制營養土,采用60%~70%旱田或園田無除草劑表土,摻入30%~40%稻毛或稻亂漚制的農肥,使床土疏松含氣量增多。②合理補肥調酸,加入適量床土調制劑使pH值保持在4.5~5.5之間。催芽播種,縮短出苗期.減少種子養分損耗。③立枯病病原菌主要是土壤寄生,在播種前或秧苗1葉以前及時施用甲霜靈或惡霉靈等藥劑滅菌,可降低病理性立枯病發病幾率,一般用育苗靈、立枯清、育秧靈、移栽靈等藥劑滅菌效果很好。④根據床內溫度及時煉苗,堅持“高溫不捂,低溫不揭,適溫不丟”的原則,出苗后28℃~30℃為宜。秧苗1.5葉開始通風,白天保持25℃~28℃,夜間蓋膜保溫。2.5葉前后溫度控制在20℃~25℃,3葉期選好天煉苗,逐步實行日揭夜蓋。⑤不要澆水太勤,當床土表面發白或秧苗出現干枯狀時澆水,每次澆水要足,禁止大水漫灌。秧苗若出現脫肥,每床(20平方米)可用500克磷酸二銨配制1%溶液澆施。 

    3.治病措施秧苗發生立枯病后很難救治,往往成為棄苗。但采取積極措施,病害秧苗損失會降低很多。①在秧苗發病初期用育苗靈、立枯清、育秧靈、移栽靈等藥劑滅菌,可控制病害蔓延,有治愈效果,對生理性立枯病也有促進根系發育達到緩解病情作用。若降低病菌的抗藥性,可改用同類藥劑殺菌效果更好些。今年我區采用的是移栽靈、壯苗寶、黃秧抗病青等藥劑。②酸化床土秧苗發病后,可用92.5%~98%濃硫酸配制500~800倍溶液澆施床土,達床土飽和為止,再用清水洗苗,以免葉面灼傷。③遮陰防曬,青枯型立枯病采用此法效果好,因為青枯型立枯病主要是水分入不敷出造成的,遮陰防曬可減少葉面蒸騰。④秧苗發病不宜直接施用化肥,以免刺傷根系,病害蔓延加重,若脫肥嚴重可噴施葉面肥,如植物動力2003、磷酸二氫鉀等。⑤溫度管理,秧苗發病后溫度要嚴格管理,應控制在25℃~30℃。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