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簇 可自己制作,將稻草切成長25~30厘米,插入兩繩之間旋絞而成,每張種需制3米長簇40~50條,每米長可上簇160~170頭。蜈蚣簇缺點是體積大、采繭費工,紫印繭、黃斑繭多。
怎樣上簇?
到5齡末期,食桑量逐漸減少,排泄綠色軟糞,體軀縮短,頭胸部呈透明、昂起、左右搖擺,在蠶座上爬行,有吐絲現象,此時為上簇適期。見熟蠶后,給桑量要適當減少,要喂片葉,防止熟蠶在葉下做繭。
(1)人工捉熟蠶撒蠶上簇法 即見到熟蠶后及時抓起,按簇的面積撒放在蠶簇上。將塑料折簇臥放在蠶匾中抻勻,下墊報紙,一只簇可放熟蠶400頭左右。上簇后要標清時間。蜈蚣簇可按每平方米450~500頭上簇。方格簇上簇前要事先搭好上簇架,并在簇的兩頭各綁1根兩頭比簇長10~15厘米的橫木棍,留掛繭時使用。先將簇片臥放在蠶匾中,撒上熟蠶待蠶抓穩簇后,將簇片寬邊橫放,立掛在簇架上。簇在架上間距15厘米。蠶有向上性,掛簇后不入孔的蠶向上爬至簇上沿,這時要將簇片上下顛倒,使蠶向上爬時入孔。入孔率達到75%~80%時,將不入孔和簇上沿的游蠶捉起重新上簇。先上簇的要放在蠶架下面,排凈糞便后將其移至上層,避免上層排泄糞便污染下層蠶繭。
(2)自動上簇法 是利用熟蠶向上爬的習性,在蠶座上放上蠶簇,熟蠶就會自動爬到簇上,等到簇中爬到一定數量的熟蠶時將簇移入簇架上。自動上簇可利用蛻皮激素和登簇劑配合使用。方法是見有5%左右熟蠶時,揀去初熟蠶喂食蛻皮激素。第二天見熟蠶15%~20%時,再喂一層切葉,撒上登簇劑后將簇具放在蠶座上,待蠶爬上簇就位后將簇移至簇架上。
3.上簇后怎樣管理?上簇時溫度保持24℃~25℃,結繭后期保持溫度24℃,保持通風干燥。上簇時不宜強風直吹。上簇1晝夜后,蠶已基本定位營繭,即可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排濕,提高蠶繭質量。如遇強風可將門窗關小,防止強風吹動影響吐絲。上簇室光線以自然的散射光為好。
采繭
采繭要適時。在正常溫度情況下,經5~7天蠶兒化蛹。采繭前要解剖蠶繭觀察蛹色,蛹色變成棕色時為采繭適期。過早采繭蛹皮太嫩,容易造成蛹出血,污染繭層,影響蠶繭質量。過遲容易出蛾。采繭時要做到先上簇先采繭,后上簇后采繭。要將好繭、雙宮繭、黃斑繭、紫印繭、油爛繭分別選放,以便按質出售。采繭時不要帶草葉、蠶糞等雜質。繭衣不要剝掉起保護作用。蠶繭不能堆放過厚,應放在陰涼通風處保管,防止發熱和擠壓。
怎樣上簇?
到5齡末期,食桑量逐漸減少,排泄綠色軟糞,體軀縮短,頭胸部呈透明、昂起、左右搖擺,在蠶座上爬行,有吐絲現象,此時為上簇適期。見熟蠶后,給桑量要適當減少,要喂片葉,防止熟蠶在葉下做繭。
(1)人工捉熟蠶撒蠶上簇法 即見到熟蠶后及時抓起,按簇的面積撒放在蠶簇上。將塑料折簇臥放在蠶匾中抻勻,下墊報紙,一只簇可放熟蠶400頭左右。上簇后要標清時間。蜈蚣簇可按每平方米450~500頭上簇。方格簇上簇前要事先搭好上簇架,并在簇的兩頭各綁1根兩頭比簇長10~15厘米的橫木棍,留掛繭時使用。先將簇片臥放在蠶匾中,撒上熟蠶待蠶抓穩簇后,將簇片寬邊橫放,立掛在簇架上。簇在架上間距15厘米。蠶有向上性,掛簇后不入孔的蠶向上爬至簇上沿,這時要將簇片上下顛倒,使蠶向上爬時入孔。入孔率達到75%~80%時,將不入孔和簇上沿的游蠶捉起重新上簇。先上簇的要放在蠶架下面,排凈糞便后將其移至上層,避免上層排泄糞便污染下層蠶繭。
(2)自動上簇法 是利用熟蠶向上爬的習性,在蠶座上放上蠶簇,熟蠶就會自動爬到簇上,等到簇中爬到一定數量的熟蠶時將簇移入簇架上。自動上簇可利用蛻皮激素和登簇劑配合使用。方法是見有5%左右熟蠶時,揀去初熟蠶喂食蛻皮激素。第二天見熟蠶15%~20%時,再喂一層切葉,撒上登簇劑后將簇具放在蠶座上,待蠶爬上簇就位后將簇移至簇架上。
3.上簇后怎樣管理?上簇時溫度保持24℃~25℃,結繭后期保持溫度24℃,保持通風干燥。上簇時不宜強風直吹。上簇1晝夜后,蠶已基本定位營繭,即可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排濕,提高蠶繭質量。如遇強風可將門窗關小,防止強風吹動影響吐絲。上簇室光線以自然的散射光為好。
采繭
采繭要適時。在正常溫度情況下,經5~7天蠶兒化蛹。采繭前要解剖蠶繭觀察蛹色,蛹色變成棕色時為采繭適期。過早采繭蛹皮太嫩,容易造成蛹出血,污染繭層,影響蠶繭質量。過遲容易出蛾。采繭時要做到先上簇先采繭,后上簇后采繭。要將好繭、雙宮繭、黃斑繭、紫印繭、油爛繭分別選放,以便按質出售。采繭時不要帶草葉、蠶糞等雜質。繭衣不要剝掉起保護作用。蠶繭不能堆放過厚,應放在陰涼通風處保管,防止發熱和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