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瘟流行無明顯季節性,豬瘟弱毒苗預防注射完全控制流行;
(2)豬瘟無貧血和黃疸病癥;
(3)豬瘟呈現以多發性出血為特征的敗血癥變化,在皮膚、漿膜、粘膜、淋巴結、腎、膀胱、喉炎、扁桃體、膽囊等組織器官都有出血,淋巴結周邊出血是豬瘟的特征病變;
(4)在發生豬瘟時,約有25%-85%的病豬脾臟邊緣具有特征性的出血梗死病灶。慢性豬瘟在回腸末端,盲腸,特別是回盲口有許多輪層狀潰瘍(扣狀潰瘍);
與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癥的鑒別診斷
(1)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癥無貧血和黃疸癥狀。
(2)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癥呼吸困難明顯,剖檢肺部有明顯的病變。
(3)豬附紅細胞體病用四環素類抗生素治療效果好。
豬肺疫與豬附紅細腦體病
癥狀相似處:體溫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內側皮膚紫紅,氣喘,呼吸困難,犬坐等。癥狀不同處:咽喉型咽頸腫脹,口流鼻液。豬肺疫喉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出血性漿液浸潤。胸膜有纖維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紋,抗生素藥物及時治療有效。
豬氣喘病與豬附紅細胞體
病癥狀相似處:有傳染性氣喘,呼吸困難,體溫高(40℃以上)等。癥狀不同處:豬氣喘病一般體溫不高,咳嗽呈痙孿性,體表皮膚有少量出血性紫斑。
豬弓形體病與豬附紅細胞體病
癥狀相似處:體溫高(40℃~42℃),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萎頓,糞初干、后干稀交替,呼吸淺快、困難,耳、下肢、下腹皮膚可見紫紅色斑等。癥狀不同處:豬弓形體病病豬有流水樣鼻液,蟲體浸害腦部時有癲癇樣痙攣,后軀麻痹。剖檢可見肺淡紅或橙黃膨大,有光澤,表面有出血點,腸系膜淋巴結髓樣腫脹,如粗繩索樣,切面有粒大出血點。回盲瓣有點狀淺表性潰瘍,盲腸、結腸可見到散在的小指大和中心凹陷的潰瘍,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藍耳病與豬附紅細胞體病
豬附紅細胞體病圖冊癥狀相似處:初生仔豬類似豬流感癥狀,有的生死胎或呈“木乃伊”,妊娠母豬,百天左右,突然出現厭食,體溫高或低,鼻流清涕,鼻端耳尖發涼,喜臥嗜睡。癥狀不同處:藍耳病病豬耳尖耳邊緣呈現藍紫色,個別豬鼻端瘙癢,鼻盤擦地,極度不安,臨產母豬多數死亡,或超過預產期,陰門流出褐白色粘稠性分泌物。屢配不孕,配后個別流產,能產出弱仔豬,不到24小時后死亡。個別仔豬呼吸困難,耳、鼻盤呈藍紫色,多數死亡。斷奶后50~60天,仔豬也有少數藍耳現象,兩天后消退。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豬附紅細胞體病
癥狀相似處:體溫高(40.2℃~42.7℃),呼吸困難,呈犬坐勢,耳、鼻、四肢皮膚紫藍色,剖檢可見肺泡與間質水腫等。癥狀不同處: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多發生于4~5月和9~11月,以6周至6月齡多發,從口鼻流出泡沫樣血色分泌物。剖檢可見胸膜和肺表面有纖維性滲出物附著,抗生素藥物及時治療有效。
附紅細胞體病患豬常伴發細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蟲性等疾病,如鏈球菌病、豬水腫病、仔豬副傷寒、豬肺疫、豬丹毒、豬瘟、弓形蟲病等。這些病原體易污染豬舍環境,使隱性感染豬的抵抗力下降,并呈現混合感染,導致高死亡率及巨大的經濟損失。故在臨床上,應充分重視,并予相應對癥的治療,以保證安全。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舍、飼養用具衛生,減少不良應激等是防止本病發生的關鍵。夏秋季節要經常噴灑殺蟲藥物,防止昆蟲叮咬豬群,切斷傳染源。在實施諸如預防注射、斷尾、打耳號、閹割等飼養管理程序時,均應更換器械、嚴格消毒。購入豬只應進行血液檢查,防止引入病豬或隱性感染豬。本病流行季節給予預防用藥,可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金霉素添加劑,或中藥消紅五加一800g/t或每公斤飼料添加90毫克阿散酸或45毫克洛沙砷,連續使用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