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雄蛾誘測方法
1.1 誘測時間 浙江省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性誘劑誘測雄蛾適期一般為每年4月初,浙南地區可適當提前。
1.2 誘測地點 各地應根據當地作物布局合理選擇誘測區域,一般以選擇十字花科蔬菜連片種植為宜。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為雜食性害蟲,有條件的單位可開展不同作物區域誘測,比較其不同的發生量,以便準確指導生產。
1.3 誘捕器及安置 誘捕器以口徑為8cm的透明誘集瓶為宜,取性誘芯1粒用細鉛絲固定在瓶口上方1cm左右的中心處,瓶內灌肥皂水至離瓶口2cm,將誘集瓶固定在木棒上后,分別安置于誘測區域。 在一個誘測區域,應放置同一性誘芯誘捕器3個,各誘捕器相距40m左右(可采用直線或等邊三角形)。不同性誘芯應分開放置,以免互相干擾。
一般情況下,性誘芯10天更換一次,在高溫干旱氣候時,應7天更換一次。 應保持誘捕器中水量,勤換肥皂水。
1.4 數據記錄與測報分析 逐日記錄各誘集瓶中的蛾量,統計平均單瓶誘蛾量和平均單瓶累計誘蛾量;并記錄氣象資料(最低氣溫、最高氣溫、日均溫、雨日、降水量等)、作物種類及生育期(換茬情況)、性誘芯更換情況以及防治水平。
根據平均單瓶誘蛾量的波峰,推算田間成蟲發生高峰,根據《浙江省蔬菜重大病蟲測報調查試行辦法》中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在不同氣溫下的各蟲態歷期,并結合食料條件(作物布局和生育期)、氣象因子、防治水平等綜合分析,預測各代幼蟲發生高峰期。 根據平均單瓶誘蛾量的高峰期內(不一定只有一天)的誘蛾總量和全代平均單瓶累計誘蛾總量,并結合食料條件(作物布局和生育期)、氣象因子、防治水平等綜合分析,預測各代幼蟲發生程度。
1.5 田間子代幼蟲發生情況調查 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發生期,每5天選擇不同作物類型田,采用“Z”字形取樣調查田間幼蟲發生情況,以校正性誘劑誘測的準確性。
1.6 情況匯報 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發生期,每旬將1.4、1.5記載內容,及時匯報省站。
2 迷向應用
2.1 防治原理 大田防治采用“迷向法”,即在一定面積范圍內,大量人工設置性誘劑誘芯(誘捕器),使其彌漫在空氣中,甚至達到“過飽和”狀態,使得雄蛾在長期的性刺激下,過度興奮后疲勞和迷惑,從而無法準確判斷雌蛾所在的方位與遠近,干擾它們正常的交配活動,進而達到減少交配次數,降低雌蛾的生殖能力(有效落卵量),減少子代幼蟲發生量。
2.2誘捕器及安置 誘捕器以口徑為8cm的透明誘集瓶為宜,取性誘芯1~3粒用細鉛絲固定在瓶口上方1cm左右的中心處,瓶內灌肥皂水至離瓶口2cm,將誘集瓶固定在木棒上后,分別安置于誘測區域。 誘捕器安置密度一般為10~15個/667m2為宜,可根據田間蟲口基數調節數量。
一般情況下,性誘芯15天更換一次,在高溫干旱氣候時,應適當縮短時間。
應保持誘捕器中水量,勤換肥皂水。
1.1 誘測時間 浙江省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性誘劑誘測雄蛾適期一般為每年4月初,浙南地區可適當提前。
1.2 誘測地點 各地應根據當地作物布局合理選擇誘測區域,一般以選擇十字花科蔬菜連片種植為宜。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為雜食性害蟲,有條件的單位可開展不同作物區域誘測,比較其不同的發生量,以便準確指導生產。
1.3 誘捕器及安置 誘捕器以口徑為8cm的透明誘集瓶為宜,取性誘芯1粒用細鉛絲固定在瓶口上方1cm左右的中心處,瓶內灌肥皂水至離瓶口2cm,將誘集瓶固定在木棒上后,分別安置于誘測區域。 在一個誘測區域,應放置同一性誘芯誘捕器3個,各誘捕器相距40m左右(可采用直線或等邊三角形)。不同性誘芯應分開放置,以免互相干擾。
一般情況下,性誘芯10天更換一次,在高溫干旱氣候時,應7天更換一次。 應保持誘捕器中水量,勤換肥皂水。
1.4 數據記錄與測報分析 逐日記錄各誘集瓶中的蛾量,統計平均單瓶誘蛾量和平均單瓶累計誘蛾量;并記錄氣象資料(最低氣溫、最高氣溫、日均溫、雨日、降水量等)、作物種類及生育期(換茬情況)、性誘芯更換情況以及防治水平。
根據平均單瓶誘蛾量的波峰,推算田間成蟲發生高峰,根據《浙江省蔬菜重大病蟲測報調查試行辦法》中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在不同氣溫下的各蟲態歷期,并結合食料條件(作物布局和生育期)、氣象因子、防治水平等綜合分析,預測各代幼蟲發生高峰期。 根據平均單瓶誘蛾量的高峰期內(不一定只有一天)的誘蛾總量和全代平均單瓶累計誘蛾總量,并結合食料條件(作物布局和生育期)、氣象因子、防治水平等綜合分析,預測各代幼蟲發生程度。
1.5 田間子代幼蟲發生情況調查 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發生期,每5天選擇不同作物類型田,采用“Z”字形取樣調查田間幼蟲發生情況,以校正性誘劑誘測的準確性。
1.6 情況匯報 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發生期,每旬將1.4、1.5記載內容,及時匯報省站。
2 迷向應用
2.1 防治原理 大田防治采用“迷向法”,即在一定面積范圍內,大量人工設置性誘劑誘芯(誘捕器),使其彌漫在空氣中,甚至達到“過飽和”狀態,使得雄蛾在長期的性刺激下,過度興奮后疲勞和迷惑,從而無法準確判斷雌蛾所在的方位與遠近,干擾它們正常的交配活動,進而達到減少交配次數,降低雌蛾的生殖能力(有效落卵量),減少子代幼蟲發生量。
2.2誘捕器及安置 誘捕器以口徑為8cm的透明誘集瓶為宜,取性誘芯1~3粒用細鉛絲固定在瓶口上方1cm左右的中心處,瓶內灌肥皂水至離瓶口2cm,將誘集瓶固定在木棒上后,分別安置于誘測區域。 誘捕器安置密度一般為10~15個/667m2為宜,可根據田間蟲口基數調節數量。
一般情況下,性誘芯15天更換一次,在高溫干旱氣候時,應適當縮短時間。
應保持誘捕器中水量,勤換肥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