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早穗現象發生原因與危害
據報道,近幾年來水稻早穗現象在我國各地的水稻產區均又發生。水稻早穗現象主要表現是在水稻插秧后15天左右,主莖開始抽穗。水稻早穗的發生原因有二:
1、選用了成熟期過早的水稻品種。
2、移栽時苗齡過大或插秧后遇高溫。
水稻是高分蘗作物,僅是主穗出現早穗現象,分蘗正常生長的水稻,一般減產幅度不大。而水稻整個生長發育期普遍提前,株高明顯降低,稻穗明顯縮小,是造成水稻大幅度減產的重要原因。
二、水稻早穗現象的預防措施
1、選種的水稻成熟期不宜過早,一般成熟期提前不宜超過5天。
2、早熟品種要配套培育小苗,秧苗葉齡一般不超過3.5葉。
3、水稻一旦出現早穗現象,不要灰心喪氣,更不要棄耕。更應加強管理,保持水層,增施氮肥,以促進水稻分蘗的生成與生長和發育,靠分蘗來彌補水稻產量,把損失降至最小。
據報道,近幾年來水稻早穗現象在我國各地的水稻產區均又發生。水稻早穗現象主要表現是在水稻插秧后15天左右,主莖開始抽穗。水稻早穗的發生原因有二:
1、選用了成熟期過早的水稻品種。
2、移栽時苗齡過大或插秧后遇高溫。
水稻是高分蘗作物,僅是主穗出現早穗現象,分蘗正常生長的水稻,一般減產幅度不大。而水稻整個生長發育期普遍提前,株高明顯降低,稻穗明顯縮小,是造成水稻大幅度減產的重要原因。
二、水稻早穗現象的預防措施
1、選種的水稻成熟期不宜過早,一般成熟期提前不宜超過5天。
2、早熟品種要配套培育小苗,秧苗葉齡一般不超過3.5葉。
3、水稻一旦出現早穗現象,不要灰心喪氣,更不要棄耕。更應加強管理,保持水層,增施氮肥,以促進水稻分蘗的生成與生長和發育,靠分蘗來彌補水稻產量,把損失降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