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日期:2016-02-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4    
 葡萄病蟲害是一種自然災害,直接影響葡萄的產量、品質和市場供應。近年來,由于葡萄生產迅速發展,病蟲害種類也隨之增多,發生規律也較復雜,所以要注意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實際防治過程中,常采取廣譜化學農藥,使病原、害蟲產生抗藥性,殺傷天敵和污染環境。特別是葡萄供人們鮮食,使用化學農藥后殘留的問題比較突出,迫切需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針,結合葡萄病蟲害的作用。在綜合防治中,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因時因地制宜,合理運用化學農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經濟、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蟲害,以達到提高產量、質量,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 
  
  一、植物檢疫 預防病蟲害的最好辦法是防止危險性的病原、害蟲進入未曾發生的新區。植物檢疫是防治病蟲豁擴散傳播的主要技術措施。 
  
  以進出口和國內地區間調運的種子、苗木、接穗、種條和農產品進行現場或產地檢疫,發現帶有病原、害蟲的材料,在到達新區以前或進入新區分散以前進行處理。如設立觀察圃,進行隔離觀察,嚴禁從疫區調運已感病或攜帶病原、害蟲的種子、苗木、接穗、種條和農產品。發現檢疫對象應及時撲滅。通過檢疫,有效地制止或限制危險性有害生物的傳播和擴散,對阻止各地未曾發生的植物病蟲害的侵入,起著積極作用。如葡萄根瘤蚜、美國白蛾和葡萄癌腫病都是我國主要檢疫對象,到目前為止,對這些危險性病蟲害控制效果較好,沒有造成大面積危害。 
  
  二、農業措施 
  
  (一)保持果園清潔 搞好果園清潔是消滅葡萄病蟲害的根本措施。要求在每年春秋季節集中進行,并將冬剪剪下的枯枝葉,剝掉的蔓上老皮,清掃干凈,集中燒毀或深埋,減輕翌年的危害。在和長季節發現病蟲危害時,也要及時仔細地剪除病枝、果穗、果粒和葉片,并立即銷毀,防止再傳播蔓延。 
  
  (二)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 葡萄架面枝葉過密,果穗留量太多,通風透光較差,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要及時綁蔓摘心和疏除副梢,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接近地面的果穗,可用繩子適當高吊,以防止病蟲為害。 
  
  (三)加強水肥管理 施肥、灌水必須根據果樹生長發育需要和土壤的肥力決定。施用有機肥或無機復合肥,能增強果樹肥過多、磷鉀肥不足、土壤積水或干旱,能促使病蟲害發生;地勢低洼的果園,要注意排水防澇,促進植株根系正常生長,有利于增強樹體抗逆性。 
  
  (四)深翻和除草 結合施基肥深翻,可以將土壤表層的害蟲和病菌埋入施肥溝中,以減少病蟲來源。并要將葡萄植株根部附近土中的蟲蛹、蟲繭和幼蟲挖出來,集中殺死。果園中的殘枝落葉和雜草,是病、害蟲越冬和繁衍的場所,以減少病蟲為害。 
  
  三、選育抗病蟲害品種 生產上應用抗性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早已引起人們充分重視。抗病蟲害品種間或種間雜交德育抗性較強的品種效果明顯。近年來生產上栽培的葡萄品種康太,就是從康拜爾自然芽變中選育出來的,它不僅能抗寒,而且對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也較強。還有從日本引進的歐美雜交種的巨峰群品種,抗黑痘病、炭疽病性能也較強,很受栽培者歡迎。又據報道,最近從國外引進抗根瘤蚜和抗線蟲的葡萄砧木,如和諧、自由等,通過無性嫁接培育出的葡萄苗木,能達到防治葡萄根部病蟲害的目的。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綜合防治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菌等方面。其特點是對果樹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不傷害天敵和有益生物,具有長期控制的效果。目前在葡萄生產上應用農抗402生物農藥,在切除后的癌腫病瘤處涂抹,有較好防治效果。農抗120是中國農科院近年來研究的一種新型抗菌素,其中120A和120BF可以作為防治葡萄白粉病較理想的生物藥劑,并且對葡萄黑痘病也有較好的療效。另外,自然界里天敵昆蟲很多,保護利用自然天敵,防治果園中害蟲是當前不可忽視的生物防治工作。 
  
  五、物理防治 利用果樹病原、害蟲對溫度、光譜聲響等的特異性的反應和耐受能力,殺死或驅避有害生物的方法。如生產上栽培的無病毒葡萄苗木,常采用勢處理方法脫除病毒。據報道,苗木在30℃條件下處理1個月以上則可以脫除莖痘病。又根據一些害蟲有趨光性的特點,在果園中安裝黑光燈誘殺害蟲,應用較為普遍,防治效果也較好,但要盡可能減少誤誘天敵的數量。還可捕捉、殺死,方法簡便,經濟有效。 
  
  六、化學防治 應用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發生,是目前果樹病蟲防治的必要手段,也是.綜合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化學農藥存在污染環境、殺傷天敵和殘毒等問題,但是它有其它防治方法不能代替的優點。如見效快、效果好、廣譜、使用方便、適于大面積機械作業等。 
  
  第二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一、葡萄黑痘病 
  
  (一)病狀 該病對葡萄的葉片、果實、新梢、葉柄、果梗、穗軸、卷須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在幼嫩部分受害最重。葉部初期出現針眼大小紅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點,周圍有淡典色的暈圈,以后逐漸擴大,形成直徑1~4mm的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邊緣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中部葉肉枯干破裂,而葉片出現穿孔。葉脈受害呈多角形病斑,造成葉片皺縮畸形,嚴重影響光合作用。果面發生近圓形淺褐色斑點,病斑周邊紫褐色,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很像鳥眼,所以有人稱為鳥眼病。在病斑上面有微細的小黑點,即是分生孢子盤。受害果實生長緩慢,綠色,質硬味酸有時龜裂,失去食用價值。新梢、葉柄、穗軸、花序產生暗褐色橢園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逐漸變成灰黑色,邊緣呈紫黑色或深褐色。 
  
  (二)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病原 在秋季落葉后,結合冬剪徹底清除病蔓、病葉、病果和主蔓上的枯皮,集中深埋或燒毀。 
  
  2.藥劑防治 北京在葡萄埋土防寒前噴1次50石硫合劑;發病嚴重的,在早春葡萄芽鱗片膨大時,再噴1次2~30石硫合劑加0.3%五氯酚鈉效果較好。或單噴3~50石硫合劑,或五氯酚鈉200~300倍液加10石硫合劑;或25%的別腐爛(雙胍鹽)200~400倍液,消滅越冬病原菌,并兼治銹壁虱、介殼蟲等。 
  
  3.當葡萄梢長到3~5片葉時,每隔10天左右噴1次波爾多液(1∶0.5~0.7∶200~240),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上述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 
  
  二、葡萄白腐病 
  
  (一)病狀 此病主要為害果穗,有時新梢和葉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軸、果梗最先發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現水漬狀的病斑,逐漸擴大,環繞穗軸,使其果粒軟腐,振動時病粒容易脫落。在爛果表面上產生灰白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潮濕季節受害變軟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黃色粘液。
  
  枝蔓病初呈水漬狀褐色不規則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嚴生時枝蔓病斑干枯,表皮與木質部分離,病部皮層縱裂成亂麻狀。有時病部上端產生愈傷組織,成瘤狀,使病枝上部葉變黃或變紅褐色,直至干枯死亡。葉片多在葉尖或葉緣先發病,病斑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的大病斑,其上同較產生灰白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二)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 發病期間及清除樹上和地上的病穗、病粒和病葉等,集中深埋,不僅可減少當所再次侵染,也減少越冬病菌的數量。秋季落葉后,徹底清除園內病枝、病葉、病果等病殘組織,減少越冬病原。 
  
  2.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修剪,及時綁蔓、摘心、除副梢和疏葉,創造通風透光環境,以減少發病,并且要增施有機肥、葉面追肥,使樹體強健,提高抗病力。另外,對地面附近果.穗套袋,也可減少病菌侵染。 
  
  3.藥劑防治 
  
  (1)鏟除越冬病原菌:在早春葡萄發芽前向樹上和地面上噴3~50石硫合劑或噴5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噴5%克菌丹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對消滅越冬病菌有良好效果,并可兼治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等。 
  
  (2)噴藥保護:在展葉后結合降治黑痘病噴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因白腐菌抗銅力較強,噴波爾多液防治效果不佳。 
  
  三、葡萄炭疽病 
  
  (一)病狀 此病主要為害果實,穗軸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漿果著色后期接近成熟時發病最重,故稱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發病,初期在果面上發生水漬狀的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圓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后,產生小黑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在多雨潮濕天氣,自盤中流出粉紅或橙紅色的分生了團(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擴展到整個果面,果粒變軟腐爛,逐漸失水干縮,變成僵果脫落。果梗、穗軸受害時產生橢圓冊陷病斑,影響果實成熟。葉面上密生圓形褐色小斑點,嚴重時連一成一片,葉色變黃而脫落。
  
  (二)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病原 結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上的副梢、穗軸、卷須、僵果等,并把落地的枯、落葉徹底清除燒毀或深埋。 
  
  2.殺滅菌絲體 菌絲體主要在1年生枝上越冬,在發芽前噴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砷,或噴30石硫合劑加0.5%五氯酚鈉200倍,混合液等強力殺菌劑,消滅越冬病原。 
  
  3.藥劑防治 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現分生孢子時,每隔10天左右,噴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或5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應交替用藥,提高藥效 
  
  四、葡萄霜霉病 
  
  (一)病狀 葡萄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新梢、花蕾和幼果幼嫩部分。葉片正面出現不規則淡黃色半透明油浸狀小斑點,逐漸擴大呈綠色,邊緣界限不明顯,多為數個小斑連成一個不規則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并在葉背面產生黃白色的霜狀霉層,病斑后期變成淡褐色,干裂枯焦而卷曲,嚴重時葉片脫落。嫩梢同樣出現油(或水)浸狀病斑,表面有黃白色霉狀物,但較葉片稀少。病斑縱向擴展較快,顏色逐漸變褐,稍凹陷,嚴重時新梢停止生長而扭曲枯死。幼果感病初期,病部變成淡綠色,后期病斑變深褐色下陷,產生一層霜狀白霉,果實變硬萎縮。果實半大時受害,病部變褐冊陷,皺縮軟腐易脫落,但不產生霉層,也不有少數病果干縮在樹上。一般從著色到成熟期果實不發病。 
  
  (二)防治方法 
  
  1.消滅病原 在生長季節和秋季修剪時都要徹底清除病枝、病葉、病果、集中燒毀。
  
  2.加強管理 在生長期間及時剪除多余的副梢枝葉,創造通風透光條件。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濕度,同時注意減少土壤越冬孢子被雨濺到葉片上的機會。此外,多施磷、鉀肥,酸性土壤多施生石灰,均可提高樹體的抗病樹體的抗病力。
  
  (三)藥劑防治 在發病前每10天左右噴1次少量式波爾多液進行保護。發病后立刻噴50%克菌丹5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倍液,或25%甲霜靈800~1000倍液,或58%瑞毒錳鋅可濕必粉劑600倍液。另外,25%甲霜可濕粉劑20000倍液分別與代森鋅、代森錳鋅、福美雙1000倍液濕用較好,并可兼治同期發生的其它病害。
  
  五、葡萄白粉病
  
  (一)病狀 病菌主要侵害葡萄的葉片、新梢、果穗等綠色部分。老熟器官不發病。葉片開始在表面產生灰白色粉狀物,即病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發病嚴重時全葉蓋滿白色粉狀物,使多卷曲枯萎而脫落。有時產生小黑點,是孢子的閉囊殼。粉斑下葉表面呈褐色花斑,嚴重時全葉枯焦。果實受害后,先在果面上面滿白色粉狀物,病斑上去粉后出現褐色星芒狀花紋,表皮細胞死亡。果實停止生長,有時變成畸形,味酸,果實長大后,在多雨時感病,病處開裂后腐爛。果梗和新梢初期表面呈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狀或不規則的褐斑,使穗軸、果梗變脆,枝蔓不能很好成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二)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 冬夏季修剪時注意收集病枝、病葉、病果,集中深埋。
  
  2.加強生長期肥水管理 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噴磷酸二氫鉀和根施復合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并且要及時摘心、綁蔓、除副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害發生。
  
  3.藥劑防治 在葡萄芽膨大而未發芽前噴3~50石硫合劑,徹底消滅越冬病原。葡萄發芽抽枝后見病,可噴0.2~0.30石硫合劑,或50%硫磺懸浮液300~400倍液,或50%粉銹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粉銹寧500倍液,一般每10天左右噴1次,連噴3次,交替用藥,即可控制。另外,噴0.5%面堿水加水0.1%洗衣粉效果也很好。
  
  六、葡萄褐斑病
  
  (一)病狀 褐斑病僅為害葉片,按其病斑大小和病原菌不同而分為大小褐斑病兩種。
  
  1.大褐斑 病斑近圓形,直徑在3~10mm,中心有深,淺間隔的褐色環紋,有時外圍有黃色的暈圈。天氣潮濕時,于病斑表面及背面散生深褐色霉叢,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發病嚴重時,數個病連接在一起而成不規則形的大病斑,直徑可達20mm以上,后期病斑組織干枯破裂,導致早期落葉。
  
  2.小褐斑病 病斑褐色近圓形,直徑2~3mm,而且大小一致。一個病葉上可有數個至數十個病斑。后期一病斑背面產生深褐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病原 秋后要及時清掃落葉燒毀,冬剪時,將病葉徹底清除掃凈燒毀或深埋。
  
  2.加強管理 要及時綁蔓、摘心、除副梢和老葉,創造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害發生。增施有機肥和噴施磷酸二鉀3~4次,提高樹體抗病力。
  
  3.藥劑防治 早春芽膨大而未發前,結合其它病蟲害噴3~50石硫合劑,展葉后6月份開始每10天左右噴1次半量式(1∶0.5∶200)波爾多液,或代森鋅500~600倍液,或噴50%多菌靈800~1000倍液。交替應用,效果均好。
  
  七、葡萄枯病
  
  (一)主要為割害穗軸、果梗和果粒,有時也為害葉片。病初在小果梗基部出現色不規則的病斑,邊緣有不明顯的深褐色暈圈,逐漸擴大,環切果梗,引起果粒失水萎蔫。后期漸漸干縮,變成紫黑色僵果,并在病果表面產生稀疏的小黑點,即病菌的發生孢子器。僵果懸于枝上很久不落,這是該病與炭疽病、白腐病的主要區別之一。葉片感病時,在葉片上產生圓形黑褐色小斑點,中部變成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點,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
  
  (二)消滅越冬病原 對病果、病葉要及時清理深埋
  
  1.加強軒園管理 及時綁蔓、摘心和除副梢,創造通風透光條件。注意增施磷鉀肥,提高樹體抗病性。及時排水、以利防病。
  
  2.藥劑防治 落花后,結合白腐病、炭疽病一同防治。以少量式波爾多液噴3~5次,即每10天左右噴1次,重點噴布果穗,一般可以控制。
  
  八、葡萄蔓枯病 主要為害蔓部,有時也為害新梢和果實,防治方法是:
  
  (一)刮治病蔓 早期發現要及時刮除病部表皮,露出好組織后,涂50%多菌可濕性乳劑或石硫合劑殘渣。
  
  (二)消滅病原 在生長季節或冬剪時發現病枝要及時剪除,集中燒掉。
  
  (三)藥劑防治 發芽前噴3~50石硫合劑,生長期結合防治其它病害噴藥。5~6月向蔓部噴少量式200倍波爾多液預防。
  
  主要害蟲及其防治技術
  
  一、葡萄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又稱透羽蛾。屬于鱗翅目,透翅蛾科。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吉林、內蒙古、江蘇和浙江等普遍發生,是葡萄產區產要害蟲之一。
  
  (一)被害狀
  
  葡萄透翅蛾主要為害葡萄枝蔓。幼蟲蛀食新梢和老蔓,一般多從兇間或葉柄基部蛀入。被害處逐漸膨大,蛀入孔有褐色蟲糞,是該蟲為害標志,幼蟲蛀入枝蔓內后,向嫩蔓方向景食,嚴重時,被害植物株上部枝葉枯死。
  
  (二)防治方法
  
  第一,在成蟲產卵和初孵幼蟲為害嫩梢期,抓住時機,每7~10天噴1次藥,連噴3次效果好。可選用下列幾種藥液:5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200倍液,或敵殺死3000倍液,或20%速滅丁3000倍液,或50%殺暝松乳油1000倍液,或50%亞硫磷乳油1000倍液。
  
  第二,冬夏季節經常檢查,發現被蛀蔓要及時剪除燒毀或深埋。如大蔓被蛀,可用脫脂棉蘸50%敵敵畏200倍液或敵殺死1000倍液塞入蛀孔,殺死幼蟲。
  
  二、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屬于同翅目,瘤蚜科。在遼寧、山東、陜西、臺灣等地的局部葡萄園發生,其它地區尚未發現。葡萄園一旦發生,為害嚴重,所以已被列為國內外主要檢疫對象。
  
  (一)被害狀 葡萄根瘤蚜對美洲品種為害嚴重,即能為害根部又能為害葉片,對歐亞品種和歐美雜種,主要危害根部。根部受害,須根端部膨大,出現小米粒大小、加呈菱形的瘤狀結,在主上形成較大的瘤狀突起。葉上受害,葉背形成許多粒狀蟲癭。因此,葡萄根瘤蚜有根瘤型和葉癭型之分。雨季根瘤常發生腐爛,使皮層裂開脫落,維管束遭到破壞,從而影響根對養分、水分的吸收和運送。同時,受害根部容易受病菌感染,導致根部腐爛,使樹勢衰弱,葉片變小變黃,甚至落葉而影響產量,嚴重時全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 葡萄根瘤蚜唯一傳播途徑是苗木,在檢疫;苗木時要特別注意根系所帶泥土有無蚜卵、若蟲和成蟲,一旦發現,立即進行藥劑處理。其方法是:將苗木和枝條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浸泡1~2分鐘,取出陰干,嚴重者可立即就地銷毀。
  
  2.土壤處理 對有根瘤蚜的葡萄園或苗圃,可用二硫化碳灌注。方法:在葡萄莖周圍距莖25cm處,每1m2打孔8~9個,深10~15cm,春季每孔注入藥液6~8g,夏季每孔注入4~6g,效果較好。但在花期和采收期不能使用,以免生產藥害。還可以用50%辛硫磷500g拌入50kg細土,每畝用藥土25kg,于下午3~4時施藥,隨即翻入土內。
  
  (三)選用抗根瘤蚜的砧木 我國已引入和諧、自由、更津1號和5A對根瘤蚜有較強抗性的砧木,可以選用。
  
  三、葡萄短須螨 葡萄短須螨又稱葡萄紅蜘蛛。屬于蜱螨目,細須螨科。此蟲是我國葡萄產區重要害蟲之一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等地發生較普遍。近幾年,其他地區有加重為害聽趨勢。
  
  (一)被害狀 以幼蟲、若蟲、成蟲為害新梢、葉柄、葉片、果梗、穗梗及果實。新梢基部受害時,表皮產生褐色顆粒狀突起。葉柄被害狀與新梢相同。葉片被害,葉脈兩側呈褐銹斑,嚴重時葉片失綠變黃,枯焦脫落。果梗、穗梗被害后由褐色變成黑色,脆而易落。果粒被害前期呈淺褐色銹斑,果面粗糙硬化,有時從果蒂向下縱裂。后期受害時成熟果實色澤和含糖量降低,對葡萄產量和質量有很大響。
  
  (二)防治方法 第一,防寒前,剝除老樹皮燒毀,消滅越冬雌成蟲。第二,春季冬芽萌動時,噴布30石硫合劑+0.3%洗衣粉;7~8月間蟲口密度大,要用40%三氯殺螨醇800~1000倍液噴灑,消滅活動蟲。
  
  四、葡萄癭螨又稱葡萄銹壁虱或毛氈病。屬于蜱螨目,癭螨科。此蟲分布較廣,主要在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為害嚴重。
  
  (一)被害狀 葡萄癭螨主要為害葉片,最初在葉片背面產生蒼白色不規則斑點,大小不等。隨后葉片表面隆起,葉背凹陷,呈現白色絨毛氈,故稱毛氈病。后期逐漸變為黃褐色至茶褐色,葉片皺縮凹凸不平。嚴重時,還可為害嫩梢、幼果。其上面也產生絨毛物。
  
  (二)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 在生長季節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集中深埋或燒毀。
  
  2.藥劑防治 在早春萌芽前,噴50石硫合劑,或芽萌動時噴0.5~1.50石硫合劑,防治效果均較好。發芽后用藥較發芽前用藥較果更好。
  
  3.苗木消毒 將苗木、插條用40℃溫水浸5~7分鐘后,再移入不敷出50℃溫水浸5~7分鐘,可殺死鱗片中的癭螨。
  
  五、葡萄粉蚧 葡萄粉蚧又稱康氏粉蚧。屬于同翅目,婁蚧科。國內各葡萄產區均有分布,河南、河北、吉林、遼寧、山東、山西、江蘇、四川等部分地區發生較重。除為害葡萄以外,對桃、無花果等能為害。
  
  (一)被害狀 成蟲和幼蟲在葉背、果實陰面、果穗內小穗軸、穗梗等處刺吸汁液,使果實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果實或穗梗被害,表面呈棕黑色油膩狀,不易被雨水沖洗耳恭聽掉。發生嚴重時,整個果穗被白色棉絮物所填塞。被害果外觀差,含糖量降低,甚至失去商品價值。
  
  (二)防治方法 第一,合理修剪,防止枝葉過密,以免給粉蚧造成適宜環境。第二,秋季修剪時,清除枯枝落葉和剝除老皮,刷除越冬卵塊,集中燒毀。第三,在各代幼蟲孵化期,噴50%三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80%的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殺暝樺乳油800~1000倍液。果穗被害可用25%亞胺硫磷乳油300~400倍液浸穗,殺死穗內幼蟲。 
  
  六、十星瓢蟲葉蟬 十星瓢蟲葉又稱十星葉蟬或金花。屬于鞘翅目,葉蟬科。此蟲在我國陜西、遼寧、山東、河北、湖北、浙江、廣東、福建等省普遍發生。
  
  (一)被害狀 十星瓢蟲葉蟬以成蟲及幼蟲咬食植株嫩芽、葉片。葉片常被咬成孔洞,嚴生時葉肉全部吃光,僅留葉脈。
  
  (二)防治方法 第一,清掃田園,將剪下的枯枝敗葉集中燒掉,并將老翹皮剝掉燒毀。第二,保護天敵,在蛹期天敵寄生蜂、寄生蠅,少噴全殺藥,保護天敵。利用幼蟲假死性和吐絲墜落習性,進行人工捕殺。第三,噴90%敵百蟲和40%的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七、葡萄薊馬 葡萄薊馬又稱煙薊馬。屬于癭翅目,薊馬科。此蟲在我國葡萄產區已有廣泛的分布,近年來對葡萄的為害有日益增長之勢。據沈陽農業大學1989年報道,在遼寧蓋縣葡萄集中產地調查,被害株率高達100%,被害穗率達69.8%,被害穗率為48.2%,發生嚴重的葡萄園被害株率高達100%,被害穗率75%以上,從而造成葡萄的減產和質量的大幅度下降。薊馬不僅能為害葡萄,還為害蘋果、梅、李、柑橘等果樹。薊馬是一種新出現的葡萄害蟲。
  
  (一)被害狀 葡萄薊馬主要是若蟲和成蟲以銼吸式口器銼吸幼果、嫩葉和新梢表皮細胞的汁液。幼果被害當時時不變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失水干縮,形成小黑斑,影響果粒外觀,降低商品價值,嚴重拊引起裂果。葉片受害因葉綠純潔被破壞,先出現退綠的黃斑,后葉片變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時還出現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長受到抑制。
  
  (二)防治方法 第一,清理葡萄園雜草,燒毀枯枝敗葉。第二,在開花前1~2天噴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劑、40%硫酸煙堿、2.5%魚藤精均為800倍液,都有較好效果。第三,庭院葡萄可噴低毒高效殺蟲劑殺丁或溴氰菊酯(敵殺死)2000~2500倍液,噴藥后5天左右檢查,如仍發現蟲情較重時,立即進行第二次噴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