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用藥防治豬病是我們養豬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養殖過程中,病原種類多,且不可能每種病都接種疫苗,疫苗效果也不可能達到100%,免疫注射后仍然會發病;在免疫空白期,也易受到多種病原攻擊而發病;即使沒表現出疾病癥狀,但其可能已處于發病危機中。因此養豬須合理用藥防治。
不同細菌對不同類型的藥物有不同的敏感度,聯合用藥是臨床常見的防治措施,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合理配伍,可改善藥劑性能,充分發揮藥物協同作用,擴大藥物抑菌和殺菌的范圍,提高治療效果,然而盲目地配伍用藥常使藥物的治療作用減弱,導致治療失敗;有些藥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強,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還有些藥品配伍使治療作用過度增強,超出了機體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乃至造成死亡。
有的養豬者不了解藥物的抗菌譜和理化性質,常隨意將兩種或多種藥物配合使用,輕則豬場利潤虧損,重則引起藥物殘留,影響食品安全。如本病例中楊先生將阿莫西林和強力霉素配伍用,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類,是繁殖期殺菌劑,強力霉素屬四環素類,是快速抑菌劑,兩者作用機理相互拮抗,因為聯合用無效,反而導致發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此外,抗生素治療針對不同的細菌,有一定的療程,一旦需要時,就要按時按量使用,以維持藥物的足夠濃度,以免制造出抗藥性細菌而讓它伺機而起。實際中,豬發燒不食時,很多養豬者給病豬肌注一針阿莫西林、清開靈、豐強之星后,發現豬采食了,立馬停藥,后由于治療不徹底,常造成豬病多次復發。
也有的養豬者當豬只發病時,在尚未弄清病因的情況下,治愈心切,希望藥到病除,常常一種藥物使用一兩天,不見明顯好轉又更換其他品種,結果收效甚微,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而且還拖延了病程,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