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如何控制家蠶蠶病的發生

   日期:2016-01-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6    
   通過實踐調查,我們發現在家蠶的飼養過程中,由于蠶農對蠶病危害的認識不足常導致蠶病的發生,對生產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如何控制蠶病的發生始終是蠶業生產中的首要任務。 

    一、蠶病發生的原因 

    養蠶是高密度的群體飼養方式,在一定面積中飼養頭數多,蠶兒食桑和排泄物也都在同一區域內,一旦消毒工作疏忽,或飼養管理不當時,易發生傳染性蠶病,造成擴散、蔓延。如果病蠶和病源污染處理不當,就會污染蠶室、蠶具和環境,給下次養蠶帶來病原傳染的機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養蠶防病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養蠶消毒不徹底。在新蠶區的養蠶戶中,剛開始養蠶時,只進行簡單的打掃消毒,卻也豐收了,就以為養蠶消毒很簡單。因此,產生了僥幸心理。在以后的養蠶消毒時,馬虎從事,不按消毒程序進行,特別是對養蠶前和養蠶后的“回山消毒”極不認真。 

    2.消毒藥品選擇和使用中的問題。①不注意藥品的性質,貪圖便宜,而忽略其消毒殺菌效果。②不按消毒程序進行,致使消毒效果很不理想,消毒效果差是發病的根源之一。③藥品保管不善,影響使用效果,對一次用不完的藥品,如漂白粉、防僵粉、石灰等,留著下次再使用時,往往不按要求妥善保管,藥物揮發快,再使用時便無效果。④不能合理用藥。有些蠶農在添食氯霉素時,常用獸用氯霉素代替蠶用氯霉素。其實二者的作用與吸收機理是有區別的。因此,不能收到很好的防病效果。 

    3.飼養管理不按技術要求做。如不習慣分批提青,大小蠶混著;蠶沙處理不當,隨意堆放在蠶室周圍;死蠶隨便亂丟;用過的蠶具隨便堆放在蠶室內等,這樣導致病原擴散,增加感染的機會。 

    4.與桑園昆蟲疾病交叉感染,也是發生蠶病的重要因素。 

    5.農藥中毒時有發生。主要由于桑園及周圍農田用藥不當,污染桑葉,造成蠶農藥中毒。 

    二、防病措施 

    1.普及消毒防病知識,貫徹技術規范。針對蠶農普遍缺乏消毒防病知識的現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消毒防病的科普教育,通過現場示范,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向蠶農傳授消毒防病知識。 

    2.堅持消毒程序,即一掃、二洗、三鏟、四換、五消的正確消毒步驟。防止走過場,馬虎從事。 

    3.糾正錯誤的養蠶習慣,嚴格分批提青,淘汰遲眠蠶,防止水平感染。處理好蠶沙和病死蠶。病死蠶不能亂丟,不能作家禽的飼料,要深埋。蠶沙堆放要遠離蠶室,經過發酵,充分殺死病菌后,方能施入桑田或農田。 

    4.既要對蠶室蠶具消毒,還要對貯桑室、貯桑工具、住房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做好常規的防病衛生工作。 

    5.按要求保管好消毒藥品,防止藥效下降,降低消毒效果。 

    6.及時防治桑園病蟲害,防止昆蟲病害與蠶的交叉感染。在蠶期內采用殘效期短的農藥,計劃好用葉時間,分片施藥,分片采葉,防止農藥污染桑葉,造成中毒。周圍農田施用農藥時,也要注意殘效期及施藥時的風向等因素,防止污染桑葉。 

    7.蠶期結束后,要認真做好“回山消毒”,及時消滅病源,防止留下隱患。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