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要點: 1.撲滅重病田,防治輕病田。病情指數超過80的重病田一律燒毀;發病率低于5%的輕病田用藥防治,控制病情發展,使新葉無病癥出現。 2.防治保護區。疫情發生區周圍的水稻定為保護區,由專職植檢員對保護區實行全程監控,分類指導,視疫情發展情況和天氣是否有利于發病,每隔3天用葉枯寧加強氯精噴霧,共噴1~3次。 3.樹立警示牌。分別在疫情發生區路口、村口、田邊樹警示牌,告知農民此地系水稻疫情發生區,嚴禁水稻農副產品調出,并告知農民如何防控,如何遵守有關政策和法規。 4.設立封鎖點。根據當地交通運輸現狀,分別在出村的公路和河邊設立疫情封鎖點,各點指派3~5人,從發現疫情起到稻谷收割脫粒,佩帶袖章輪流值勤,嚴格控制疫情發生區的稻谷及其副產品流入市場。 5.銷毀水稻副產品。為了盡可能消滅菌源,對疫情發生區的水稻實行“四統一”:統一收割、統一加工、統一銷毀、統一收購,工作專班積極做好農戶工作,收割脫粒時,省、市專家到現場指導處置。疫區的大米自用或由糧食收購部門統一收購。 6.疫區3年內不得種植水稻,改種蔬菜、蓮藕或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