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掌握不同品種的生物特征,了解菌絲體在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水分、溫度、光照、酸堿度等環境的要求,接種后(10%-15%的接種量),在培養室內2―3天可觀察到菌種塊向外伸長菌絲,7―10天生長3―5厘米,20―30天長滿袋,35―45天出菇,若達不到這個標準,原因是:
(1)原料存放時間過長,酸性大,拌料后能聞到酸味。解決方法:配料時可多加一點生石灰,改變培養料的酸堿度。
(2)培養料含水量高。平菇菌絲生長階段適宜的培養料含水量是65%左右。可根據外界的氣溫不同而有所變化,氣溫高的季節應偏低些,氣溫低的季節應偏高些。
(3)掌握好溫度。平菇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以22―25℃為最好,特別要注意晚上保溫,這樣菌絲才可迅速生長。
(1)原料存放時間過長,酸性大,拌料后能聞到酸味。解決方法:配料時可多加一點生石灰,改變培養料的酸堿度。
(2)培養料含水量高。平菇菌絲生長階段適宜的培養料含水量是65%左右。可根據外界的氣溫不同而有所變化,氣溫高的季節應偏低些,氣溫低的季節應偏高些。
(3)掌握好溫度。平菇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以22―25℃為最好,特別要注意晚上保溫,這樣菌絲才可迅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