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1)細菌如魚害黏球菌引起的細菌性爛鰓病。
(2)真菌如鰓霉引起的爛鰓病。
(3)寄生蟲如原生動物、指環蟲等引起的各種鰓病。
2、癥狀
病魚常離群獨游水面,體色發黑,游動遲緩,呼吸困難,食欲減退或不覓食。鰓蓋內表面皮膚充血發炎,中間部分常常被腐蝕成1個圓形或不規則的半透明小洞。鰓上附有淤泥,黏液增多,鰓絲腫脹,末端腐爛發白,有的部分呈紫紅色,甚至有小出血點等。此病流行廣,危害大,全年發生,4~10月為流行季節。
3、防治措施
魚出池時要用食鹽水浸洗。入池后用強氯精以每立方米水體用0.2~0.3克濃度全池遍灑,隔1天再用1次,同時每千克魚用硫酸慶大霉素0.2克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接3天。
(1)細菌如魚害黏球菌引起的細菌性爛鰓病。
(2)真菌如鰓霉引起的爛鰓病。
(3)寄生蟲如原生動物、指環蟲等引起的各種鰓病。
2、癥狀
病魚常離群獨游水面,體色發黑,游動遲緩,呼吸困難,食欲減退或不覓食。鰓蓋內表面皮膚充血發炎,中間部分常常被腐蝕成1個圓形或不規則的半透明小洞。鰓上附有淤泥,黏液增多,鰓絲腫脹,末端腐爛發白,有的部分呈紫紅色,甚至有小出血點等。此病流行廣,危害大,全年發生,4~10月為流行季節。
3、防治措施
魚出池時要用食鹽水浸洗。入池后用強氯精以每立方米水體用0.2~0.3克濃度全池遍灑,隔1天再用1次,同時每千克魚用硫酸慶大霉素0.2克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接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