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非典型豬瘟的治療手段

   日期:2016-01-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79    
    豬瘟又稱豬霍亂、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它作為危害養豬業的烈性傳染病,被定為國際檢疫對象。在我國,由于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應用,豬瘟一度受到控制,但近年來,我國豬瘟又有逐漸回升勢頭,并多發的是有別于經典豬瘟的非典型豬瘟,使豬瘟的防治更復雜,再度成為威脅養豬業的重大問題之一。

  一、非典型豬瘟診斷

  1、近年豬瘟流行特點:

  當前豬瘟的發生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過去頻發的大流行轉變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區散發性流行。注射過疫苗的豬群仍時有發病;典型的豬瘟癥狀已不常見,常為亞臨床癥狀,表現為母豬的繁殖障礙和新生仔豬的先天性感染,病理變化也不明顯,使診斷較為困難。

  2、癥狀:

  易感豬群被本病傳染后,起初有一到數頭首先發病、死亡,以后發病頭數不斷增加。病豬表現為持續高熱、后肢無力、運動失調、嘔吐、先便秘后下痢等癥狀。非典型豬瘟在母豬上無明顯癥狀,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常見產死胎、木乃伊胎、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運動失調等神經癥狀。

  3、病理變化:

  眼觀病變以出血最為顯著,全身多種臟器、粘膜和淋巴結等有程度不一的出血變化,一般為斑點狀。腎、膀胱粘膜有針尖大出血點,淋巴結出血、充血、水腫、切面呈大理石樣。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壞死性腸炎。近年豬瘟病例的病理變化不明顯,但多見腎蒼白,有針頭大小出血點。

  4、實驗室診斷:

  由豬瘟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診斷比較困難,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除了通過血液學、細菌學和組織學作一些非特異性的檢查外,豬瘟的實驗室診斷是以病毒抗原的檢測、病毒分離及抗體檢查為基礎的。主要有:(1)熒光抗體法:采病豬扁桃體、淋巴結等作冰凍切片,用熒光抗體處理后,以熒光顯微鏡檢查,此法可檢查病毒抗原。(2)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此法簡便易行,可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為實驗室常用診斷方法。(3)雞新城疫病毒強化試驗:雞新城疫病毒的加入可增強豬瘟病毒毒力使培養細胞出現病變,根據這個特性,可以此作為檢驗豬瘟病毒的一種方法。(4)動物接種試驗:常用兔體交互免疫試驗,以收集的病料制成抗原,用來免疫健康家兔,5天后注射豬瘟兔化疫苗,并同時作空白對照試驗,觀察有無出現熱反應,如病料含豬瘟病毒則不出現熱反應。除了以上幾種常用的診斷方法外,還有間接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等以及應用單克隆抗體技術和核酸探針技術的一些診斷方法。

二、非典型豬瘟防治

  豬瘟對養豬業的危害嚴重,現今并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為主 ”是控制豬瘟的主導思想。豬瘟的預防必須是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的防疫衛生制度:要嚴格執行衛生預防措施,定期消毒,嚴防病原傳入;購買質量可行的疫苗,注意運輸過程和使用前的疫苗保存,高溫和溫差變化大易使疫苗失效;已過期或已失真空的疫苗不要使用;防疫注射要做到頭頭免疫,在疫情流行的豬場最好能做到一豬一針,否則至少得一欄一針。

  豬瘟的免疫程序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最好是根據各地實踐經驗并結合免疫監測來制訂合適的免疫程序。從免疫時間來看:目前豬場多用的是30日齡首免,70日齡二免;此外還有7日齡首免,20日齡二免,65日齡三免;20日齡首免,65日齡二免等方案。在農村分散飼養且為疫區的地方,仔豬50— 60日齡斷奶的,可50—60日齡免疫。對于種公母豬,應一年免疫兩次。

  在免疫劑量方面,多數學者認為應加大免疫劑量,建議種豬用4—5頭份,仔豬2—3頭份。

  一旦發生豬瘟,為減少損失可用倍量的活苗進行緊急接種,對于仔豬發病嚴重的豬場可實行乳前免疫,在仔豬出世后先免疫,兩小時后才喂初乳,可防止母源抗體干擾,此方法有一定效果,缺點就是實踐中顯得難以操作。

  另外,豬瘟的發生常會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其它種疾病,在臨床上應全面考慮,特別是細菌性疾病,常增加死亡,因此要加以控制,減少損失,可用抗生素予以防治和治療,有條件的可作藥敏試驗篩選有效的抗生素,不行的話,應輪換用藥,常用的有環丙沙星和恩諾沙星等廣譜抗菌藥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