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癥狀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常突然發生,在短期內能引起各種年齡的豬100%發病,病勢依日齡而異,日齡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一般2周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后,12-14h會出現嘔吐,繼而出現嚴重的水樣或糊狀腹瀉,糞便呈黃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體重迅速下降,仔豬明顯脫水,發病2-7天死亡,死亡率達90%-100%。在大于2周齡的仔豬,死亡率明顯降低,仔豬感染后,表現水瀉,呈噴射狀,糞便呈灰色或褐色,個別豬嘔吐,在5-8天后腹瀉停止,極少死亡,但體重下降,康復仔豬常表現發育不良,生長遲緩,稱為僵豬。有些母豬與患病仔豬同時發病,癥狀嚴重,體溫升高,嘔吐,食欲不振和噴射狀腹瀉,泌乳母豬患病后乳房萎縮,泌乳減少或完全無乳,有時個別懷孕母豬會出現流產癥狀,但有些母豬癥狀輕微或不表現臨床癥狀。發病母豬3-7天病情好轉隨即恢復,極少發生死亡。育肥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正?;蚱?,水樣腹瀉呈噴射狀,口渴,脫水,消瘦,糞便呈黃綠色、灰色、茶褐色等,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有些有氣泡。一般情況下可耐過,極少死亡。
2、治療方法及步驟
2.1 預防措施
做好防寒保暖,保持舍內干燥,講究環境清潔衛生,注意飲用水潔凈。不從疫區購進豬苗,運輸工具需要清洗消毒。可以試行臨產母豬在20天前進行人工感染,讓其在病豬群眾接觸致病,使出生仔豬從母乳中獲得抗體,提高免疫力。
預防注射豬傳染性胃腸炎弱毒凍干苗,按標簽頭份用滅菌雙蒸餾水稀釋,妊娠母豬產前20-30天,后海穴注射2ml。發病豬場,新生仔豬未吃初乳前,后海穴注射0.5ml,30mn后吃母乳。
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妊娠母豬產前20-30天,后海穴注射4ml。體重25kg以下1ml,25-50kg2ml,50kg以上豬4ml,后海穴注射。接種后15天產生免疫力。
2.2 治療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給腹瀉仔豬充分補充水分、電解質、葡萄糖、抗生素等,以達到抗菌消炎、補充營養、防止仔豬脫水和酸中毒,促進仔豬恢復健康,以降低死亡率。
2.2.1 治療前準備
將鑷子、12號針頭等高壓滅菌備用。稱量體重,哺乳仔豬按每公斤體重每日補液5-10ml計算補液量。
2.2.2 注射液配方
A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5%碳酸氫鈉注射液25ml。B液:復方生理鹽水注射液500ml(含氯化鈉4.25g、氯化鉀0.15g、氯化鈣0.165g)加入5%碳酸氫鈉注射液25ml。
2.2.3 藥物治療
倒提保定:此法多用于仔豬,手抓仔豬的兩后肢,將豬倒提起來,背側朝向保定員,腹部朝向注射人員。注射部位選擇在腹部乳頭外側及腹股溝內前方的薄壁區。
將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吸入等量的A液和B液,將藥液推入腹腔內。根據仔豬的腹瀉和脫水程度,每次補液量掌握在5-10ml范圍,每日2次。
重癥哺乳母豬,每次注入A液、B液各1瓶(共1050ml),每日2次。
仔豬和母豬同時于頸部肌肉注射復方黃連素注射液,按體重計算藥量,連用3天,未愈的繼續治療。母豬每噸飼料中添加幷可清1kg+腸泰1.5kg。
斷奶仔豬,每噸飼料中添加幷可清1kg+腸泰1.5kg+綠益態1kg,飲水改換口服補液鹽水(每1000ml水中含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葡萄糖20g),讓其自由飲。重癥豬肌肉注射復方黃連素注射液。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常突然發生,在短期內能引起各種年齡的豬100%發病,病勢依日齡而異,日齡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一般2周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后,12-14h會出現嘔吐,繼而出現嚴重的水樣或糊狀腹瀉,糞便呈黃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體重迅速下降,仔豬明顯脫水,發病2-7天死亡,死亡率達90%-100%。在大于2周齡的仔豬,死亡率明顯降低,仔豬感染后,表現水瀉,呈噴射狀,糞便呈灰色或褐色,個別豬嘔吐,在5-8天后腹瀉停止,極少死亡,但體重下降,康復仔豬常表現發育不良,生長遲緩,稱為僵豬。有些母豬與患病仔豬同時發病,癥狀嚴重,體溫升高,嘔吐,食欲不振和噴射狀腹瀉,泌乳母豬患病后乳房萎縮,泌乳減少或完全無乳,有時個別懷孕母豬會出現流產癥狀,但有些母豬癥狀輕微或不表現臨床癥狀。發病母豬3-7天病情好轉隨即恢復,極少發生死亡。育肥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正?;蚱?,水樣腹瀉呈噴射狀,口渴,脫水,消瘦,糞便呈黃綠色、灰色、茶褐色等,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有些有氣泡。一般情況下可耐過,極少死亡。
2、治療方法及步驟
2.1 預防措施
做好防寒保暖,保持舍內干燥,講究環境清潔衛生,注意飲用水潔凈。不從疫區購進豬苗,運輸工具需要清洗消毒。可以試行臨產母豬在20天前進行人工感染,讓其在病豬群眾接觸致病,使出生仔豬從母乳中獲得抗體,提高免疫力。
預防注射豬傳染性胃腸炎弱毒凍干苗,按標簽頭份用滅菌雙蒸餾水稀釋,妊娠母豬產前20-30天,后海穴注射2ml。發病豬場,新生仔豬未吃初乳前,后海穴注射0.5ml,30mn后吃母乳。
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妊娠母豬產前20-30天,后海穴注射4ml。體重25kg以下1ml,25-50kg2ml,50kg以上豬4ml,后海穴注射。接種后15天產生免疫力。
2.2 治療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給腹瀉仔豬充分補充水分、電解質、葡萄糖、抗生素等,以達到抗菌消炎、補充營養、防止仔豬脫水和酸中毒,促進仔豬恢復健康,以降低死亡率。
2.2.1 治療前準備
將鑷子、12號針頭等高壓滅菌備用。稱量體重,哺乳仔豬按每公斤體重每日補液5-10ml計算補液量。
2.2.2 注射液配方
A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5%碳酸氫鈉注射液25ml。B液:復方生理鹽水注射液500ml(含氯化鈉4.25g、氯化鉀0.15g、氯化鈣0.165g)加入5%碳酸氫鈉注射液25ml。
2.2.3 藥物治療
倒提保定:此法多用于仔豬,手抓仔豬的兩后肢,將豬倒提起來,背側朝向保定員,腹部朝向注射人員。注射部位選擇在腹部乳頭外側及腹股溝內前方的薄壁區。
將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吸入等量的A液和B液,將藥液推入腹腔內。根據仔豬的腹瀉和脫水程度,每次補液量掌握在5-10ml范圍,每日2次。
重癥哺乳母豬,每次注入A液、B液各1瓶(共1050ml),每日2次。
仔豬和母豬同時于頸部肌肉注射復方黃連素注射液,按體重計算藥量,連用3天,未愈的繼續治療。母豬每噸飼料中添加幷可清1kg+腸泰1.5kg。
斷奶仔豬,每噸飼料中添加幷可清1kg+腸泰1.5kg+綠益態1kg,飲水改換口服補液鹽水(每1000ml水中含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葡萄糖20g),讓其自由飲。重癥豬肌肉注射復方黃連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