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黑龍江水稻低溫防病害促早熟技術

   日期:2015-12-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9    
  由于春季水稻育苗期間溫度驟升驟降,給水稻秧田管理增加了難度,造成水稻秧苗受凍,部分地區、部分苗田出現了弱苗、病苗,秧苗素質不高。插秧后,又遇到了持續的多雨寡照低溫天氣,影響了水稻生長,造成水稻生長發育緩慢,返青、分蘗延遲,部分插弱苗、病苗田塊出現了大緩苗,個別田塊出現黃苗和死苗。因此,各地應抓住近期我省光照充足、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積極采取有效促控技術措施,強化田間管理,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加速水稻生長發育,把影響降到最低,確保水稻安全成熟。  

  針對水田生產實際情況,應樹立常年促早熟思想,采取的總原則是前期促、中后期控促結合。前期促進水稻生長發育,重點是促進根系發育和分蘗、尤其進一步爭取低節位分蘗快發,中期控制無效分蘗,后期促穗大粒多、促早熟。具體技術保證措施如下:  

  一、加強插秧后分蘗期田間管理  

  當前要繼續進行查田補插,保證全苗。實行寸水灌溉,水源不足的要采取濕潤灌溉的方法,節水灌溉,結合灌水補追速效肥料,解除因缺水造成的缺肥現象。大力提倡人工除草、暄地滅草,促進生根增蘗。  

  二、淺水灌溉  

  采取淺、濕、干間歇節水灌溉技術。除水稻幼穗分化期遇17℃以下低溫灌18℃以上15-20厘米深水層外,均實行淺、濕、干間歇節水灌溉,一般灌3-5厘米水層即可,待落干再灌。對于因降雨造成內澇嚴重的田塊,應設法排水,降低水層,千方百計增加有效分蘗。有效分蘗結束時生長繁茂的地塊立即排水曬田3-5天,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根系發育。之后采取濕潤灌溉,養根保葉,活桿成熟。  

  井灌地塊要利用蓄水池曬水灌田,并可采用高射拋水、延長水渠、輪換加寬水口、表層水進田、晝曬夜灌的方法,提高水溫,加快水稻生育進程,防止貪青晚熟。要割凈田埂雜草,增加田間通透能力,既可防治病蟲害,又可以保證陽光直射水面,提高水溫。抽穗前5天排水曬一次田,確保抽穗集中,提前抽穗。要適時早斷水,促進早熟,洼地早排,漏水地適當晚排。  

  三、科學施肥  

  適時提早各期追肥,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施用,并做到因品種、因時、因地、因長勢等巧施調節肥,整個生育期采取少吃多餐的施肥法,提高稻米質量,保證安全成熟。尤其中晚熟品種,更不能過量施用氮肥,要控制尿素的用量,需追施氮肥的地塊,要盡可能施用硫酸銨等速效氮肥。未施分蘗肥的田塊應盡快施肥,穗粒肥施用不宜過晚。  

  四、綜合防治病、蟲、雜草  

  除草:以不影響水稻分蘗、安全、綠色為目標。使用對水稻無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殺稗劑,如瑞飛特、禾大壯、阿羅津和苯噻草胺類除草劑加芐嘧磺隆(農得時)或吡嘧磺隆(草克星)進行除草,輔助人工除薅。  

  防病:以預防稻瘟病為主,做好預測預報,及時做好防治工作。預防稻瘟病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噴藥兩次,中間間隔10-15天。對發病地塊要治早治了治好,防止影響水稻生育,防治藥劑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在發病初期使用使百克、施寶克等藥劑噴霧防治,也可以用春雷霉素、滅稻瘟一號等,噴藥時間應選擇下午四點后,避免高溫噴霧發生中毒。  

  防蟲:以防治水稻潛葉蠅、二化螟為主。潛葉蠅發生期用“大功臣”、“一遍凈”、“啶蟲醚”等藥劑對水噴霧。6月末7月初,對莖桿粗壯、心葉甜度高的易受二化螟危害的水稻品種,在發現初期采用18%殺蟲雙撒滴劑均勻甩施。  

  五、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葉面肥對促進水稻早熟、增強抗逆性、改善稻米品質等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應采取葉面噴肥,重點噴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補充微量元素,調節養分平衡,增強抗逆性促進早熟。如磷酸二氫鉀等。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