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有機大豆生產及栽培技術

   日期:2015-12-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綠色農業(yè)開始有了發(fā)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應運而生。
  所謂綠色食品,就是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食品的統稱。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aa級即有機食品。
  一、有機食品的發(fā)展前景
  1.發(fā)展有機食品符合世界潮流。21世紀將是一個“綠色”的世紀,在消費領域,綠色產品將成為主導潮流。隨著全球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崇尚自然、注意安全、追求健康的思想將首先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2.綠色食品事業(yè)已奠定了一個堅實的社會基礎。由于綠色食品事業(yè)將發(fā)展經濟、保護環(huán)境、增進人民健康緊密地結合了起來,符合政府的宏觀產業(yè)政策,因此,綠色食品一推出,就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而且銷售市場廣闊。
  國內外的市場需求狀況表明,我國綠色食品的市場需求潛力是巨大的,強大的市場需求必然會推動綠色食品的生產開發(fā)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二、有機食品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據權威機構研究表明,有機農業(yè)在生產的初期可能導致產量有所下降、勞動力投入較大,但由于其生產成本低,產品價格高(通常比普通食品價格高50%—200%),因此,其經濟效益并不低。按平均統計,在由常規(guī)農業(yè)到有機農業(yè)的三年轉換期內,農產品產量下降約8%,但成本可降低20%—40%,產品價格上升15%,可增加收入25%。
  我國綠色食品價值還包括加工、包裝等環(huán)節(jié)的增值,出口創(chuàng)匯勢頭強勁,因此,其投資效益可觀。
  三、有機大豆栽培要點
  1.產地的選擇。選擇符合有機農業(yè)生產要求的地塊。首先,選用經過三年轉換期的地塊,即三年內沒有施用過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的種植地塊;其次,選擇新開荒的地塊;再次,選擇經過三年休閑的地塊。所選地塊還要符合以下要求:
  (1)要選擇大氣、水質、土壤條件均符合有機食品產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標準、適于有機大豆生產的地區(qū)。
  (2)應選擇遠離公路、四周有樹木做隔離帶、周圍沒有易產生病蟲害的農作物、周邊作物施用化學農藥少的地塊。
  (3)地塊的土壤比較肥沃,在30厘米耕作層內,土壤有機質>5%、全氮>0.15%、速效氮>9.5毫克/百克土、全磷>0.1%、速效磷>4.2毫克/百克土、速效鉀>30毫克/百克土、ph值6.5—7.0且土壤通透性好的中性土壤。
  (4)地塊不積水,排水方便,以選擇山崗地為好。
  (5)以黑沙土為好,壤土次之。
  (6)有條件的要選擇能灌溉的地塊。
  (7)避免同一作物重茬。
  2.整地:
  (1)整地要求。整平耙細,做到田間無大坷垃、無殘茬、無較大的殘株,耕深20—30厘米。
  (2)整地時間。最好秋整地,以利接納伏秋雨水,蓄水保墑。如春整地,提倡早整地,以保墑為主。黑龍江省一般4月中下旬整地。
  3.施肥:
  (1)肥料種類。以施充分發(fā)酵腐熟的有機糞肥為好,也可以施用以秸稈、落葉、湖草、泥炭、綠色植物為主的堆肥、綠肥,或施用經過認證許可在有機產品生產中使用的肥料,如吉昌牌有機肥、綠農肥、生物肥料等,但不能使用轉基因肥料。
  (2)施肥數量。腐熟的有機糞肥的施用量應在每公頃30噸以上;如施吉昌牌有機肥,則要達到每667平方米(1畝)40公斤以上,并配合施用農家肥。
  (3)施肥時間。農家肥在秋整地時撒于地表,隨整地時與土壤拌勻。有機肥在秋季或春季起壟時施入總量的70%,其余30%在播種時施入。
  4.播種:
  (1)品種選擇。有機大豆生產要選經過3年有機轉換的地塊中繁育的品種,選用高蛋白或高油品種,不能種植常規(guī)品種,不要選用轉基因品種,且品種的生育期要較常規(guī)品種略短。
  (2)種子精選。播前種子要進行人工手選,剔除破碎粒、蟲蝕粒、病斑粒、小粒等,選后的種子要飽滿,大小均勻。
  (3)種子處理。播前將種子晾曬1—2天,提高發(fā)芽勢。
  (4)播種期。因為有機大豆種子未進行種衣劑包衣,所以要使其快出苗,以減少病、菌、蟲對種子的危害,要在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才可播種,一般應略晚于常規(guī)大豆。
  (5)密度。有機大豆的播種密度應比常規(guī)大豆略高,因為大量的機械、人工管理傷苗率較常規(guī)大豆多,一般每公頃保苗33萬—35萬株。
  (6)播種方法。可采用機械精量點播,但機械應專用。播深3—4厘米,播后及時鎮(zhèn)壓。
  5.田間管理:
  (1)中耕。出齊苗后,進行壟溝深松放寒增溫。做到三鏟三趟,最后一遍中耕于封壟前進行。
  (2)除草。人工鏟地與旋轉鋤滅草相結合。自大豆出苗前至第一片復葉開啟時進行旋轉鋤滅草3—4次,生育期間人工鏟草3次,后期拔大草1次。
  (3)嚴禁使用任何化學除草劑。
  (4)降雨量大時,如田間積水,必須及時排出。
  6.病蟲害防治:
  (1)合理輪作。
  (2)選用抗病蟲品種。
  (3)及時拔出病蟲株,防止擴大蔓延。
  (4)科學合理施用肥料。
  (5)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時,在使用藥劑防治前要同認證機構取得聯系,經過許可方可使用。
  7.收獲:
  (1)收獲時期。一般在大豆串葉90%以上,莖稈黃綠相間時進行人工收割。
  (2)收獲方式。采用人工割曬,當籽粒水分降至13%以下時用小脫谷機脫粒。不得用聯合收割機在田間直接收割,嚴格防止“泥花臉”的發(fā)生。
  (3)脫粒后的籽粒應避免日曬,以免變色。
  8.運輸及曬場管理:
  (1)有機大豆的運輸要有專用運輸車,要與運送常規(guī)作物的車輛分開,有機大豆不能與常規(guī)大豆混裝、混運。
  (2)有機大豆要有專門的曬場存放,并用專門的糧食清選機械清選后及時入庫。
  (3)有機大豆的包裝物要避免對大豆及環(huán)境造成污染。有機大豆要定量包裝,包裝內附有標簽,標明生產者姓名、地塊、編號、數量、作物名稱、收獲時間、檢驗人員姓名等。
  9.有機大豆的倉儲管理。有機大豆的儲藏要有專門的倉庫,并做到與常規(guī)產品不混雜。有機大豆倉庫必須清潔衛(wèi)生,有防鼠設施,并進行除蟲處理、儲前消毒。
  四、技術應用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有機大豆生產初期產量可能較常規(guī)生產有所下降,通過幾年的連續(xù)使用有機肥和秸稈還田,培肥地力,加強管理,大豆產量會有所提高。
  2.有機大豆病害可能加重,通過合理輪作,可減輕危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