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葡萄對營養元素的要求及其施肥技術

   日期:2015-12-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2    
  80年代以來,各地發展巨峰、黑奧林等優良葡萄較多,根據它們的品種特性和栽培條件,適量適時施氮、磷、鉀和鈣、鎂、硼等肥料,強化肥水管理,是奪取葡萄優質高產的重要因素。 

    一、肥料作用與吸收動態 

    1.氮肥主要促進枝條新梢生長,與果實產量密切相關。葡萄對氮肥的吸收在萌芽期當土溫升至12~13℃時開始,花期至幼果膨大期最大,果實著色期減少,果實成熟期吸收很少,果實采收后二次生根時又大量吸收。在一般栽培條件下不會缺少氮素?;ㄆ谥凉麑嵅墒涨?,一般不施氮肥。氮肥過多,造成枝葉徒長、果實著色不良、多發病害等不良后果。氮肥過多的主要表現是:發芽遲,一萌發就迅速生長,多為先端1~2芽粗壯,下端枯芽較多;副梢多,節間長;葉厚,呈濃綠色,側生較頂端裂片發達,葉身較寬,新梢成熟遲,枝條扁平,節間長而直,髓部大;果實著色差,糖度低。因此,要掌握氮量,肥地少施,薄地多施。 

    2.磷肥主要促進發根、花芽分化和幼嫩組織生長,還可降低葡萄含酸量而增高糖度。葡萄對磷肥要求較高,吸收量約為氮肥的1/3。吸收期自傷流期開始,新梢旺盛生長期及果粒膨大期達到高峰,以后下降,采收后又吸收。果實中的磷主要從葉片等器官輸導供給。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可用根外追肥或基肥拌磷混施。 

    3.鉀肥是果實生長和成熟的必需元素。當果實成熟時,鉀元素都從枝葉中轉向果實,枝葉含鉀量下降,果實含鉀量要比氮多2倍。葡萄對鉀的吸收期較長,從萌芽一直延續到果實成熟,但鉀肥過多會阻礙鎂肥和氮肥的吸收,往往造成缺鎂癥即葉片黃化,使果實品質不良。為減免缺鎂癥,草木灰、硫酸鉀等含鉀性肥料的施用要適量。 

    4.鈣是葡萄吸收最多的一種元素,整個生育期間均能吸收。鈣能中和酸性土壤中的酸。 

    5.鎂是組成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鎂會使葉片退色黃化,癥狀多在果實發育中期出現。酸性土壤容易缺鎂,造成早期落葉和品質下降。葡萄對鎂元素的吸收量是氮元素的1/5。收集中在花穗出現后至果粒著色前,其他時期甚微。 

    二、吸收量與施肥量 

    1.吸收量葡萄一年內對肥料的吸收量與其各個生育期有密切關系。如歐美雜種中的玫瑰露,其果實中鉀吸收量為氮的3倍。但就全樹而言,氮和鉀的吸收量卻大致相同,氮、鉀的吸收量為磷的2倍。 

    2.施肥量葡萄一年內所需養分,除土壤、天然供給外,還需通過施肥以補給其不足。用公式表示:施肥量 (必須供給量)二葡萄本身的吸收量一土壤天然供給量。 

    三、施肥技術 

    葡萄施肥要堅持做到:“三肥”(基肥、追肥、補肥)、“三看”(看苗施、看地施、看天施)、“三適”(適時施、適量施、適當施)、“三防”(防氮素過多、防磷素被土壤固定、防缺素癥)。主要施肥技術如下: 

    1.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在葡萄休眠期即11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施入,以便6月在果實生長期充分發揮肥效。溝施為好,一般溝深40~50cm,并要擴塘,隔年換位,逐年擴大,以利改良土壤。施后蓋土并澆水,加速肥料腐熟和肥水滲透?;食煞值呐浔纫话銥椋旱卣既晔┑康?0%~40%,磷素80%~100%,鉀素40%~50%。 

    2.追肥一般在葡萄開花后即6月上、中旬施入,以氮肥、鉀肥混施為宜,鉀素施入量應占全年的50%~60%,花后追施這一次氮鉀肥是必要而安全的。一般追肥一次即可。如果基肥不足、砂質土壤或結果太多,可在萌芽期迫施一次氮磷肥,果實著色前再追一次氮鉀肥。由于磷素易被土壤固定,可用0.2%~0.5%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 

    3.補肥為恢復樹勢,果實采收后應立即追施一次氮肥。肥量要適中,過多會引起后期徒長,不利越冬。 

    4.防治缺素癥葉片硼含量小于18mg/kg為缺硼。沙性土、強酸土易使硼流失,引起花期發育不正常,癥狀為花冠不落,花蕾落,授粉受精不良,果穗疏松。因此,除在開花前10~15天用0.03%硼砂溶液勻噴葉面外,還應在3月上旬施硼砂22.5~45kg。 

    葉片錳含量在50mg/kg以下為缺錳,pH值為8~9的土壤容易引起缺錳,致使果實著色不良。防治方法,在開花后,10~20天用0.02%硫酸錳加等量生石灰勻噴葉面。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