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藍耳病的控制和凈化方法

   日期:2015-12-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6    
     病原

  對堿耐受性極差,5.5~6.6為其保存最適pH值;室溫及37℃以下迅速失活,56℃下45min即被完全滅活;對消毒劑抵抗力不強。利用這些特點可選用合適的消毒劑或熱水清潔環境。

  流行病學

  PRRSV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吸血昆蟲在該病的傳播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1.我國規模化豬場感染率高,豬群抗體陽性率在10~88%之間;

  2.本病的持續感染和隱性感染是重要特征;

  3.種豬帶毒與母豬發情障礙的現象較為突出;

  4.由本病帶來的豬體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在感染早期對免疫功能的抑制非常明顯;

  5.引起該病的病毒毒株有美洲型和歐洲型,我國目前發現的只有美洲型,還沒有發現和分離到歐洲型毒株;

  6.傳播途徑是通過帶毒豬、精液、污染物等。

  致病性

  豬是唯一感染PRRSV并出現臨床癥狀的動物。病毒主要侵害繁殖母豬及其仔豬,造成嚴重的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呼吸系統疾病,公豬感染時可造成精液品質下降,育肥豬發病多數較溫和。

  發病特點

  急性感染

  初期,豬群表現為食欲低下,發熱、昏睡和精神不振等癥狀,一般持續1~3周。發病高峰的主要特征是母豬早產、晚期流產以及木乃伊胎和弱仔增多;仔豬斷奶前死亡率增加,高峰期一般持續8~12周。發病末期,母豬繁殖功能逐漸恢復,達到或接近病前水平。仔豬和育肥豬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統癥狀,痊愈豬一般生長緩慢,體重較輕。若沒有繼發其他感染,除發病仔豬可見間質性肺炎等特征病變外,一般不表現肉眼可見病變。另外PRRS發病豬群易繼發嗜血桿菌、鏈球菌、霍亂、沙門氏菌、多殺性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流感病毒、腦心肌炎病毒、偽狂犬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從而加重病情發展。

  慢性型

  較急性型病情緩和,病期較長,對豬群的主要影響是由其他細菌或病毒侵害呼吸系統引起的繼發性感染,如鼻炎、肺炎等。感染豬生長率、飼料報酬率降低。

  亞臨床型

  血清學調查豬群陽性率高達40~50%,但出現臨床癥狀的不過10%。目前對亞臨床PRRS認識仍不足。

  臨床癥狀

  1.懷孕母豬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嗜眠,后期發生早產、流產、死胎、木乃伊和產弱仔等癥狀,2-3周后母豬開始康復,再次配種時受精率可降低50%,發情推遲。

  2.公豬厭食、嗜眠、發熱、呼吸異常、精液質量下降、數量減少、活力低。

  3.仔豬呼吸困難,流鼻涕,體溫升高,有時可見嘔吐、腹瀉。四肢劃動,平衡失調,多發生關節炎。病死率可達50-60%。

  4.肥育豬出現一周左右厭食、體溫升高,呼吸加快,精神不安,發育遲緩,發生慢性肺炎,如有繼發感染(如嗜血桿菌)時可使死亡率增高。

  [NextPage]

  5.發病數日后少數豬的耳尖、外陰部、腹部、四肢末端及口鼻皮膚發紺,呈藍紫色。

  6.豬感染本病后1-2周可出現血清抗體,能持續1年左右,可用血清學檢測進行確診,應注意與有類似癥狀的疫病的鑒別。

  應該注意的問題

  1.豬群的免疫應答能力下降,免疫效果不佳;

  2.豬群的呼吸道疾病增多,尤其是豬肺炎支原體感染、副豬嗜血桿菌感染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生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3.豬群的繼發感染和混合感染增多,給臨床診斷帶來困難,而且藥物治療效果差。

  4.發病后臨床表現與多種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與豬的日齡、毒株、有無合并感染、應激因素(營養水平、飼養和管理的好壞、獸醫衛生防疫等)有密切關系;

  先天感染的仔豬,呼吸道癥狀嚴重,死亡率高;

  單純感染時,育肥豬的臨床表現相對要緩和。

  豬群感染PRRS后,豬群的變化:

  1.給養豬生產造成潛在的危害;

  2.豬群的生產性能下降;

  3.豬群的免疫力下降;

  4.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

  5.繼發感染明顯增多;

  6.母豬發情障礙、滯后的現象增多。

  疾病的控制

  1.飼養方式要做到生產各階段的全進全出;不要留用出現死胎、流產的同窩存活仔豬;引進新豬前,豬舍要徹底清洗、消毒。

  2.免疫可減少感染豬群中PRRSV的傳播。

  3.無該病的豬場不要使用活疫苗,可選擇滅活苗;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工作。在PRRSV感染豬場,必須做好豬瘟、偽狂犬病和豬氣喘病的控制。尤其是要穩定地控制豬瘟的發生。獸醫衛生防疫措施的實施,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4.使用活疫苗造成本病的暴發,在國內外均有實例發生。

  5.活疫苗的返強、變異、重組可產生新病毒。

  6.后備母豬在配種前免疫兩次。

  7.經產母豬在空懷期,加強免疫1次。

  8.母源抗體可干擾免疫接種,仔豬在6周齡前后各免疫1次。

  防治

  (1)預防:

  A.后備豬:4月齡時用弱毒苗首免,1-2個月后加強免疫;

  B.仔豬:斷奶后用弱毒苗免疫。

  (2)控制:

  A.母豬分娩前20天,每天每頭豬給阿司匹林8克,其他豬按125-150毫克阿司匹林添加于飼料中喂服;或者按3天給1次喂服,喂到產前一周停止,可減少流產;

  B.使用黃芪多糖粉或黃芪菘藍素拌料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用克林美粉防止繼發細菌感染。

  荷蘭診斷標準可參考:

  母豬8%以上發生流產,20%以上發生死胎,26%以上斷奶仔豬死亡。三項指標中有二項符合,臨床診斷就成立。

  摘自:齊魯牧業報

  遼陽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