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脫毒甘薯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12-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3    
   甘薯脫毒后恢復其高產抗病的優勢,植株均表現整齊一致,長勢強,結薯整齊,品質佳,商品性好,產量高,但傳統的小壟栽培不能滿足脫毒甘薯在生產過程中對水肥氣熱的需求,必須采用創新配套的栽培技術來挖掘脫毒甘薯的增產潛能,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1.深耕深翻 深耕翻能加厚活土層,疏松熟化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性,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土壤養分分解。深耕后甘薯80%的根系分布在0~30厘米土層中,根據耕翻不打亂耕作層的原則,耕翻深度以25厘米為宜。秋冬季耕翻最好,因為土壤經過秋冬季風吹日曬,雨雪冰融,能加速土壤熟化,接納更多雨雪,沒有條件進行秋冬季耕翻的,應在早春進行,春耕不宜過深,以免跑墑過量,耕翻后春季每逢雨后需耙磨保墑。 

    2.整地結合改善土壤起大壟高壟 于栽前1周左右趁墑或雨后起壟為好,深開溝,一次性施足底肥和口肥三犁成壟方法做壟,壟底寬80~85厘米,壟高20~25厘米,單壟栽培。夏季栽培可采用平地一次性施肥,二犁成壟的方法做垅,壟底寬75~80厘米,壟臺高20~25厘米,單壟栽培。 

    3.合理施肥 脫毒甘薯長勢旺,如果氮肥施用較多,易造成中后期徒長,合理施肥的原則:根據地力適當增施有機肥,少施化肥,以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控氮、穩磷、補鉀。 根據甘薯對氮磷鉀10∶12∶21的比例要求,一般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2500~3000千克,15∶15∶15%的氮磷鉀復合肥40千克,肥力較高地塊每667平方米配合施入硫酸鉀20千克,尤其甘薯生產中后期對鉀的需要量大,補鉀十分重要。 

    4.適時栽種 春季栽培以5厘米地溫穩定在17℃時就可栽培,大連地區地溫回升速度快,5月上旬即可栽培,地膜覆蓋因覆蓋形式不同一般可提早5~15天進行。春季栽培要早中求快。栽培過早地溫低,發根慢緩苗時間長,易造成弱苗和缺苗。夏季栽培的露地栽培最晚時間為7月 5日,地膜覆蓋,可延后5~10天栽培。夏季栽培要晚中求早。 

    5.采用大密度斜臥栽培技術 傳統的小壟栽培密度過稀,株行距一般33厘米×66厘米,不能為薯塊膨大創造適宜的土壤條件,不能降低地溫形成較大的晝夜溫差利于養分回流促進薯塊膨大,最終不能發揮甘薯群體增產效益。根據試驗數據結果,一般行株距80~85厘米×20厘米為宜,并且栽時甘薯苗一定斜臥栽,有3~4節在土中,土中每一節都能發根形成根系及分化塊根,既能促進根系發達,增加地下塊根分化數量,又能控制食用品種特大塊根形成,提高商品性、增加產值。春栽覆土深度一般7~8厘米,夏栽5~6厘米為宜。 

    6.田間管理 栽后噴灑乙草胺500倍液進行化學除草,栽后3~5天查苗補苗,補苗要用大苗、壯苗,盡量縮小株間差距,確保全苗生長;中期及時中耕培土,對壟后拔除大草;生長期間及時防治地老虎、甘薯卷葉蛾和蚜蟲等病蟲害,遇連陰雨天及時排凈溝內積水,旱地有水利條件的及時順溝灌溉,有旺長趨勢可用提蔓斷根式多效唑化學調控。 

    7.適時收獲 一般日平均氣溫在15℃左右收獲為宜,應選擇晴暖天氣,上午耕收晾曬入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