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節水栽培

   日期:2015-12-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59    
   近年來遼寧鞍山地區水資源逐年減少,已嚴重的威脅水稻生產。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我們開展了水稻節水栽培技術的試驗和研究。 

    1.選擇耐旱品種 對目前本地種植的十幾個水稻品種進行試驗比較,鐵粳5號、遼粳942、丹粳6號3個品種表現耐早、抗病、抗倒、高產,適合節水栽培;中早熟品種如遼粳294、遼粳151等通過晚育晚插(比常規品種晚10~15天)能減少1次以上養生水,即每畝節水120立方米。 

    2.采用旱育秧應用優質的抗早劑――旱地龍拌種或澆床,能增強苗床的抗旱能力。育秧田選擇灌排方便、避風向陽的地塊。秧床面積10米×1.8米平整后翻耕3次以上。多用腐熟的農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控旺長可增強耐早能力。適期早播,灌足底水,做到當天灌水、當天整地、當天播種,降低播量,手插秧每平方米播濕種子200~300克,機插秧每平方米播濕種子600克左右。早育秧的核心使秧苗在接近旱田條件下生長,出苗后盡量少澆水。待早晚床上干燥,秧苗葉片無水珠或午間葉片因旱打卷3項指標出現1個時要灌1次透水。播后10~12天灌第1次水,整個育秧期灌2~3次水,利于培育旱根。出苗前要封閉保溫,2葉期前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2葉期后控制在23℃左右。適當通風煉苗,控制葉鞘的生長,夜間最低溫度在8℃以上時可晝夜通風。秧苗見綠(約有1/3露土)開始先中午小通風,1葉1心后日出前打開薄膜,逐漸加大通風量;陰天中午打開2個小時通風換氣,要注意早關床保溫。旱育苗每畝平均增產11%、省水60立方米;2006年我們又示范應用了無紡布覆蓋旱育苗,取得了好的效果。 

    3.實行節水管理節水整地,縮小灌面控制在0.8~1.0畝以內;推行3旱整地,即旱旋耕、旱找平、旱打埂,田面高低差不超過 3厘米。集中勞力在快速整地基礎上5月15~30日集中插秧,密度為30厘米×13厘米,每穴2~3苗。在缺水嚴重的地方,適當增加10%的畝穴數進行合理密植。秧苗移栽大田后,田面保持薄水層返青活苗,但決不能曬苗,同時注意遇低溫增加灌水深度。在返青后的各個生育階段,灌水后田面不再保持水層(除施藥追肥外),土壤表象達到灌水指標時再灌水以及每次灌水后自然落干。重施底肥,全層施氮肥,氮肥總量的60%~80%全層施入,余下的20%~40%用作追肥,其余肥料全部用作播前1次施入,這是缺水年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實行水稻旱種或旱種水管技術以及乳芽直播技術,應剛拋秧濕潤栽培管理新技術,每畝可節約灌溉用水51%。干旱缺水給除草帶來困難,可應用插前封閉除草新技術,改變過去插秧緩苗后施藥的除草方法。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