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晚稻抽穗前后的田間管理

   日期:2015-12-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8    
   晚稻抽穗前后期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控蘗壯稈,減少穎花退化,提高成穗率,促進穗大粒多,實現(xiàn)優(yōu)質、高產。 

  一、適時適度曬田。曬田的主要作用是控蘗、強根、壯稈、煉葉、減輕病蟲害。在晚稻拋栽后15天左右堅持“三看”即一看禾苗,二看田土,三看天氣曬田。一般早發(fā)早曬,遲發(fā)遲曬。基本苗多,土壤肥沃,生長旺盛,葉色濃綠,葉片彎垂,應適當重曬;基本苗少,生長不足,葉色較淡,宜輕曬或只露不曬。陰雨天氣,曬田時間宜長些;晴天烈日,宜短些。曬田應達到:葉色退淡,葉片挺直,白根出現(xiàn),田邊見裂縫,田中不陷腳。注意:凡育秧期及分蘗前期,雨水多,光照偏少,造成秧苗素質偏差,前期分蘗偏少,宜遲曬、輕曬。 

  二、早施巧施穗肥。早施穗肥,既可以爭取大量二次分蘗成穗,增加有效穗數(shù);又有利禾苗吸收穗肥后即進入穗分化,促進穎花及枝梗分化,增加每穗實粒數(shù)。穗肥要以苗期及分蘗前期生長不足的為重點。符合早施的田塊,應抓住時機施好穗肥,以彌補前期生長的不足。穗肥多在8月下旬即幼穗分化前二三天施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5公斤加復合肥7.5公斤。也可單獨施用尿素7.5公斤或復合肥10公斤。對于土壤肥沃,生長過旺,曬田效果較差的田塊應遲施、輕施或不施穗肥。 

  三、科學管水。曬田復水后,抽穗揚花期要采取以淺水層為主的間隙灌溉方式,盡量保持“清水硬板”。穗期田間管水總的原則是“活水壯苞、有水抽穗、干濕壯籽”。施用穗肥時應有淺水層,并讓水層自然落干后,再灌淺水層。水稻稻穗形成期間,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特別是減數(shù)分裂期,對水分的反應更加敏感。9月中旬是晚稻進入減數(shù)分裂比較集中時期,應保持淺水層5天至7天,減數(shù)分裂期過后再采用淺水勤灌辦法,即任淺水層自然落干后,再灌新水,做到“后水不見前水”,以利協(xié)調土壤中水、肥、氣、熱的矛盾。結實期要干干濕濕,保持根系活力,延長葉片的光合功能期,謹防后期斷水過早,造成葉片過早衰敗。 

  四、及時防治病蟲。晚稻抽穗前后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三化螟和稻飛虱等,要采取措施及時防治。防治稻瘟病每667平方米可用40%克瘟散50克對水50公斤噴霧;防治紋枯病每667平方米可用5%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150克或5%井岡霉素水劑150毫升對水75公斤噴霧;防治稻縱卷葉螟、三化螟每667平方米可用25%殺蟲雙200毫升對水75公斤噴霧;防治稻飛虱每667平方米可用20%撲虱靈50克對水50公斤噴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