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浸稻草 選用干燥無霉變的稻草,放入5%的石灰水池中浸10-12h,浸草時應注意把稻草壓實,水池中的石灰水能完全淹沒稻草為度。
2.2 切稻草 將已浸好撈起,滴干了剩余水分的稻草,用切草機或鍘刀切成約20cm長的草段,注意太長不好裝袋,太短費工多,也不利于菌絲扭結。
2.3 培養(yǎng)基配方 稻草50kg,米糠7.5-10kg,花生枯1-1.5kg,磷肥1kg,石膏粉1kg,磷酸二氫鉀0.15-0.25kg;稻草35kg,米糠(麥皮)5kg,玉米粉1.5kg,棉籽殼15kg,石膏粉1.5kg,復合肥1kg;稻草50kg,谷粉5kg,花生枯1.5kg,石膏粉1kg,磷肥1kg。配方中的所有原料都應干燥、無霉變、無雜質(zhì),花生枯要求粉碎后再用。
2.4 拌料 首先將配方中的其他原料混合在一起拌勻,最后將已混合的原料均勻地撒在稻草上,拌數(shù)遍后,即可裝袋。
2.5 裝袋 袋栽草菇一般選用低壓聚乙烯筒料袋膜,規(guī)格選用50cm×24cm×0.0035cm(或0.004cm)的袋子。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也可采用56cm×30cm×0.005cm的袋子。裝料時要求結實。以不會把袋子裝破為度。裝好后兩頭用塑料包裝帶活結栓緊。
2.6 消毒滅菌 將已裝好的筒料,及時進行消毒滅菌,滅菌時間100℃保持8-12h。并要求當天裝的筒料,當天滅好菌,謹防發(fā)酸變質(zhì)。
2.7 接種 滅菌后的料袋,冷卻至40℃以下即可接種,接種時將料袋解開,進行開放式接種,把菌種均勻撒在料袋兩頭,每瓶菌種一般接10-12袋為宜。
2.8 發(fā)菌管理 接好種的菇筒,實行排列堆放,并應經(jīng)常測試堆溫,不得超過40℃,謹防燒堆造成絕收。在正常情況下約10d即可發(fā)好菌。
2.9 出菇管理 將發(fā)好菌的菇包,采取脫袋出菇,其方法是將袋子空出,壘成4-5層高的菌墻,蓋上薄膜,每天應通風數(shù)次,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盡可能把溫差縮小到5℃以下。
2.10 采收 及時采收是提高草菇產(chǎn)量的一項重要措施,草菇菌蓋為卵形,包被尚未突破之前采收最好。采收時,一手按住菇體生長部位的培養(yǎng)料,一手抓住菇體基部,輕輕地連大帶小成簇扭下,切勿傷及未成熟的幼蕾。采收下來的草菇用小刀將基部腐草、雜物消除干凈,再行分級或加工。
2.2 切稻草 將已浸好撈起,滴干了剩余水分的稻草,用切草機或鍘刀切成約20cm長的草段,注意太長不好裝袋,太短費工多,也不利于菌絲扭結。
2.3 培養(yǎng)基配方 稻草50kg,米糠7.5-10kg,花生枯1-1.5kg,磷肥1kg,石膏粉1kg,磷酸二氫鉀0.15-0.25kg;稻草35kg,米糠(麥皮)5kg,玉米粉1.5kg,棉籽殼15kg,石膏粉1.5kg,復合肥1kg;稻草50kg,谷粉5kg,花生枯1.5kg,石膏粉1kg,磷肥1kg。配方中的所有原料都應干燥、無霉變、無雜質(zhì),花生枯要求粉碎后再用。
2.4 拌料 首先將配方中的其他原料混合在一起拌勻,最后將已混合的原料均勻地撒在稻草上,拌數(shù)遍后,即可裝袋。
2.5 裝袋 袋栽草菇一般選用低壓聚乙烯筒料袋膜,規(guī)格選用50cm×24cm×0.0035cm(或0.004cm)的袋子。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也可采用56cm×30cm×0.005cm的袋子。裝料時要求結實。以不會把袋子裝破為度。裝好后兩頭用塑料包裝帶活結栓緊。
2.6 消毒滅菌 將已裝好的筒料,及時進行消毒滅菌,滅菌時間100℃保持8-12h。并要求當天裝的筒料,當天滅好菌,謹防發(fā)酸變質(zhì)。
2.7 接種 滅菌后的料袋,冷卻至40℃以下即可接種,接種時將料袋解開,進行開放式接種,把菌種均勻撒在料袋兩頭,每瓶菌種一般接10-12袋為宜。
2.8 發(fā)菌管理 接好種的菇筒,實行排列堆放,并應經(jīng)常測試堆溫,不得超過40℃,謹防燒堆造成絕收。在正常情況下約10d即可發(fā)好菌。
2.9 出菇管理 將發(fā)好菌的菇包,采取脫袋出菇,其方法是將袋子空出,壘成4-5層高的菌墻,蓋上薄膜,每天應通風數(shù)次,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盡可能把溫差縮小到5℃以下。
2.10 采收 及時采收是提高草菇產(chǎn)量的一項重要措施,草菇菌蓋為卵形,包被尚未突破之前采收最好。采收時,一手按住菇體生長部位的培養(yǎng)料,一手抓住菇體基部,輕輕地連大帶小成簇扭下,切勿傷及未成熟的幼蕾。采收下來的草菇用小刀將基部腐草、雜物消除干凈,再行分級或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