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優質高產多抗新品種寧粳1號及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11-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7    
  寧粳1號(原名W001)系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資深水稻專家萬建民主持選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種。該品種,以武運粳8號/W3668雜交并于2001年育成,2004年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蘇審稻200417)。品種權號:CNA20030547.6。 

    1 品種推廣進展 

    寧粳1號在參加省區試的同時,在適種地區試種,2004年在擴大示范的同時集中繁殖,2005年在江蘇省內大面積推廣種植近80萬畝,2006年進一步擴大至江蘇沿江、蘇南以及上海沿江、皖中皖南地區,應用面積達到250多萬畝。寧粳1號具有米質優、適口性好、出米率高的特點,按照“生產農戶+稻米企業+優質米市場 (超市)”模式推進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品種已列為國家跨越計劃推薦品種、國家后補助品種、國家重大新品種推薦品種和2005年國家超級水稻(申報)品種。 

    2 品種主要特點 

    綜合幾年來各地試驗、示范、推廣種植的表現情況,寧粳1號主要特點是: 

    2.1 高產穩產 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39.9kg,產量潛力與武運粳7號相仿。在2004年示范種植中,單產穩定在650kg以上,高產田塊750kg以上。2005年水稻生長中后期遭遇持續陰雨寡照和強臺風襲擊造成大范圍嚴重減產的情況下,寧粳1號減產幅度最小,并出現許多高產方高產田:如江蘇姜堰市婁莊鎮先進村146畝示范片,畝產747.9kg;地處大豐境內的上海農場173畝展示區,畝產745kg。 

    2.2 抗病抗倒 在華東稻瘟病8個生理小種中,接種鑒定對5個生理小種免疫,2個中抗,田間表現中、高抗穗頸稻瘟;對本地白葉枯病的4個主要菌系抗性1~2級,表現高抗;2004、2005兩年江蘇水稻條紋葉枯病特大暴發流行情況下,寧粳1號發病輕微,影響程度輕02005年上海農場展示區域31個主栽品種和新品種(系),寧粳1號為發病最輕的品種之一,發病株率小于3%;同年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田間抗性鑒定,寧粳1號高抗水稻條紋葉枯病,且抗性穩定。當年水稻抽穗后9月中旬和10月初,江蘇遭受卡努、龍王兩次臺風襲擊,全省水稻大面積嚴重倒伏,而寧粳1號未發生倒伏。說明該品種不但抗病而且強抗倒伏。 

    2.3 性狀優良 寧粳1號株型集散適中,生長清秀,葉片挺舉,分蘗性強,本地10月20日前后成熟,生育期156天左右。穗粒結構協調,畝有效穗22萬左右,每穗粒數130~135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8g,穗粒互補性較強。 

    2.4 米質優、口感好 理化指標,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出糙率84.7%,整精米率66.6%,堊白率29%,堊白度4.8%,直鏈淀粉(干基)17.17%,膠稠度82mm,綜合指標達國標三級優質稻谷。稻米食味清淡,口感軟,蒸煮米飯冷后不硬,稻米外觀商品性好。 

    2.5 易種植,風險小 該品種抽穗到成熟時間短,灌漿速度快,無明顯兩次灌漿現象,后期熟相好,易脫粒,與大穗型品種比較,易種易管易收,無致命弱點,推廣應用風險小。農民評價為“好種好管,好收好賣”;推廣部門評價為“災年不減收,豐年更高產”;行政部門評價為“種植農戶歡迎,稻米企業歡迎,城鄉居民歡迎”。 

    3 高產栽培技術 

    寧粳1號按照超級稻、超高產栽培要求和本品種特征特性,栽培目標為:畝產750kg,每畝總穎花數3000萬,畝有效穗22萬,每穗粒數135,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8kg。高產途徑的重點是在穩定穗數的基礎上主攻大穗。具體措施: 

    3.1 適期早播 寧粳1號感光性較強,江蘇沿江及蘇中地區穩定在9月初抽穗,10月20日前后成熟,遲播會縮短營養生長期,不利于大穗高產。為此應盡可能在不延長秧齡的情況下適期早播,在5月上旬能早則早。 

    3.2 培育壯秧 秧田每畝用種量25~30kg,注重秧田土壤的熱化培肥,施足基肥,早施斷奶肥,增施接力肥,培育適齡雙蘗壯秧。 

    3.3 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寬行窄株,行距25cm,每畝1.8萬穴左右,基本苗6萬左右。早播早栽適當稀植,遲播晚栽適當密植。 

    3.4 科學用肥 總施肥量每畝純氮20~22kg,注重磷、鉀肥的施用。按照穩定穗數主攻大穗的高產思路,基蘗肥與穗肥比例5∶5,其中,基肥與蘗肥比例7∶3,促花肥與保花肥比例5.5∶4.5,控制后期用肥,避免后期氮素水平過高影響稻谷色澤。 

    3.5 節水灌溉 深水促活棵,淺水促分蘗,足苗適度擱田控制無效分蘗,后期干濕交替養根保葉。 

    3.6 病蟲防治 播種前用惡線清等藥劑處理,防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秧苗及分蘗期防治好稻薊馬和稻飛虱。破口抽穗期根據天氣防治好穗頸稻瘟病。適時防治各類各代螟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