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常用農藥使用—殺菌劑

   日期:2015-11-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42    
  絡氨銅(硫酸四氨合銅)
  1.作用特點純品為深藍色液體,是一種內吸性較強的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殺菌劑,以保護作用為主。
  2.制劑 14%、23%、25%水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防治瓜類枯萎病用23%水劑250~ 3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防治蔓枯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可用14%水劑250~3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一次,連用 2~3次。
  4.注意事項①本品不得與酸性農藥混用。②使用需將藥液充分搖勻,在田間發現少數病株時開始用藥。
   
  抗枯寧(抗枯靈、絡氨銅·鋅)
  抗枯寧主要活性成分為硫酸四氨銅、硫酸四氨鋅,或硫酸四氨銅、硫酸四氨鋅、檸檬酸銅。
  1.作用特點抗枯寧具保護作用,有一定的滲透性,內吸治療效果欠佳,施用于作物可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增強抗病力,同時可直接作用于病原體,對瓜類枯萎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本劑外觀為深藍色濃溶液,一般情況下穩定,堿性情況下易形成沉淀。對哺乳動物低毒。
  2.制劑 25.9%水劑、20%水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在枯萎病發生初期,用25.9%水劑500~600倍稀釋液,每株澆根250毫升,或每公頃用25.9%水劑1 500毫升加水750千克噴霧。視病情間隔7~10天,連噴 3~4次;也可用20%水劑400-600倍液,每株澆根250毫升,視病情發展情況,隔7-10天再澆一次,連澆3-4次。
  4.注意事項①不可與酸性物質混用。②噴施本劑后,應間隔數天后才能噴施其他農藥。③噴藥應以早、晚或陰天為宜,噴藥后6小時內下雨應重噴。④采收前15天停止噴藥。
   
  多菌靈(苯并咪唑44號、棉萎靈)
  1.作用特點多菌靈是一種廣譜、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其作用機理是干擾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細胞分裂。純品為白色結晶,可溶于稀鹽酸和醋酸中,并形成相應的鹽即為防霉寶或溶菌靈。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魚類、蜜蜂毒性很低,對植物安全。
  2.制劑 10%、25%、50%可濕性粉劑,40%懸浮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對許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類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葉斑病等多種病害,可用50%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霧,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或用種子重量的 0.1%-0.3%進行拌種,或用500倍液灌根,每株澆250毫升,或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6~8克。
  4.注意事項多菌靈可與多種農藥混用,但不能與堿性物質及銅制劑混用。
   
  腐霉利(速克靈)
  1.作用特點腐霉利是一種新型的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對葡萄孢屬和核盤菌屬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濕低溫條件下發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對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純品為白色結晶,對人、畜低毒,在試驗條件下對動物未見”三致”作用。
  2.制劑 50%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一般在發病初期,每公頃每次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495~750克加水750千克噴霧,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注意事項①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不宜與有機磷農藥混配。②在幼苗、弱苗、高溫、高濕條件下噴灑,要注意施藥濃度,避免藥害產生。③長期使用同一種藥劑容易使病菌產生抗藥性,建議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使用。
   
  撲海因(異菌脲)
  1.作用特點撲海因是新一代高效、廣譜、觸殺型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由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盤菌、交鏈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別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藥。原藥為白色晶體,無味,無吸濕性,微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在通常貯藏條件下,原藥及加工制劑穩定。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眼睛、皮膚無刺激作用,對空氣、水、土壤污染少。
  2.制劑 50%可濕性粉劑、25%懸浮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防治瓜類的灰霉病、早疫病,于發病初期每公頃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施,隔7~10天再噴施一次,也可采用土壤澆灌、煙霧熏蒸等方法進行防治。或用800~1 000倍液澆根防治西瓜枯萎病。
  4.注意事頃①我國規定最高使用濃度不能高于1 000倍液,最多使用次數不得超過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②施藥時,避免藥劑接觸皮膚和眼睛。
   
  三唑酮(粉銹寧、粉銹靈、百里通)
  1.作用特點三唑酮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抑制菌體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干擾菌體附著胞及吸器的發育。對銹病、白粉病有預防、鏟除、治療、熏蒸等作用。純品為無色結晶,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和黏膜無刺激作用,對魚類低毒,對蜜蜂和家蠶無害,對天敵和有益生物安全。
  2.制劑 20%乳油,5%、15%、25%可濕性粉劑,15%煙霧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防治瓜類白粉病,用25%可濕性粉劑,稀釋4 000~6 000倍,每公頃用稀釋藥液750~1 000千克左右,在病害發生前或初發期噴施,隔7~10天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注意事項①三唑酮雖是低毒殺菌劑,但也要按農藥安全使用規定使用,目前尚無解毒劑。②安全間隔期20天。
  氟硅唑(福星、新星)
  1.作用特點福星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對于囊菌、擔子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均有特效,其作用機理是,當福星噴施于植物葉面之后,能迅速被葉面吸收,傳導于植物體內,抑制麥角異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礙菌絲的生長、發育及孢子的形成,達到防病的效果。原藥為無色結晶固體,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和眼睛有輕微刺激,無過敏性,無致突變性,不危害有益昆蟲。
  2.制劑 40%乳油。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防治瓜類白粉病,可在田間初發現病害時,立即用福星8 000~10 000倍液噴霧,藥后數小時就滲入植物體內,藥劑的再分布性強,耐雨水沖刷,一般用藥1~2次之后即能控制病害的擴展,隔6~7天再噴施一次。
  4.注意事項①提倡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②施藥時,加強安全防護,如眼睛、皮膚被污染,應及時用清水沖洗。
   
  腈菌唑
  1.作用特點腈菌唑屬三唑類殺菌劑,是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具有內吸、保護和治療作用,殺菌譜廣。對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腐爛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原藥為淡黃色固體,微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不溶于脂族烴。在日光下易降解。對高等動物低毒,對兔眼睛有輕微刺激。
  2.制劑 40%可濕性粉劑,12.5%、25%乳油。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防治瓜類白粉病,在發病初期噴施,用12.5%腈菌唑乳油2 500~3000倍液,隔7~10天再噴一次,共噴2~3次即可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
  4.注意事項①本劑易燃,應貯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風處。②若有中毒,立即送醫院治療。
   
  農用鏈霉素(硫酸鏈霉素)
  1.作用特點農用鏈霉素是灰鏈絲菌分泌的抗菌素,有內吸治療作用,對植物細菌性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純品為白色有苦味的粉末,有吸濕性,易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在pH3.7穩定。對人、20%可濕性粉劑。
  2.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防治瓜類細菌性病害,在發病初期用200單位噴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