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術針對目前寒地水稻高產栽培中存在的生育期短、基本苗過多、消耗生長量過大、株型受光態勢較差、后期生育衰敗等生長障礙因素,以“埂邊稻作效應”為范例,以最少基本苗創建最大的超高產群體為基本思路,以“延擴營養時空,釋放生產潛力,強化雙冠(植株冠層、根系冠層)性能”為基本原理,以選用標準優質超級稻,采用單(雙)粒定位超早、超低量播種,培育均質多蘗壯秧,寬行單(雙)本終霜后適期移栽超稀植,定量全程農藝深施肥,循環全程淺濕干控水灌溉等為強化栽培關鍵技術,達到安全持續超高產的目的。 一般每公頃產量可達10000多公斤,比常規栽培提高產量20%以上,品質可達國標2級以上。是黑龍江省水稻旱育稀植技術之后,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與質量的突破性技術。
1. 選用優質超級稻品種
大家知道,不同的品種需要不同的生態條件及栽培措施,所謂“良種良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方面,同一個品種在不同的栽培條件下,其產量水平有著明顯的差異,越是高產栽培,這種差異就越大。也就是說,在常規栽培條件下畝產500公斤的品種,在三超栽培條件下可以達到 700公斤以上,相差200公斤,這是水稻三超栽培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不同的品種在相同的條件下,稻谷產量因品種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因而,正確選用具有目標產量潛力的優質超級稻品種,無疑是水稻三超栽培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根據多年的試驗示范及生產實踐表明,(1)品種選用標準:①具有目標產量潛力和品質指標;②生育期適宜,正常抽穗,安全成熟;③抗病抗倒,株型收斂,穗型偏大。(2)選用“雙百”種子:即百分之百發芽率、百分之百飽滿度,每公頃備用10公斤,比稀植栽及超稀植培節省種子50%~90%.
2. 延擴營養時空
(1)延長營養時間
延長營養時間與擴大空間是寒地水稻增產的根本性技術措施。從水稻直播栽培(5月15日)、育苗插秧(5月4日)、帶土移栽(4月26日)到旱育稀植(4月16日)栽培,其每個栽培體系的播種期均提前了10天左右,產量增幅為1000
1. 選用優質超級稻品種
大家知道,不同的品種需要不同的生態條件及栽培措施,所謂“良種良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方面,同一個品種在不同的栽培條件下,其產量水平有著明顯的差異,越是高產栽培,這種差異就越大。也就是說,在常規栽培條件下畝產500公斤的品種,在三超栽培條件下可以達到 700公斤以上,相差200公斤,這是水稻三超栽培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不同的品種在相同的條件下,稻谷產量因品種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因而,正確選用具有目標產量潛力的優質超級稻品種,無疑是水稻三超栽培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根據多年的試驗示范及生產實踐表明,(1)品種選用標準:①具有目標產量潛力和品質指標;②生育期適宜,正常抽穗,安全成熟;③抗病抗倒,株型收斂,穗型偏大。(2)選用“雙百”種子:即百分之百發芽率、百分之百飽滿度,每公頃備用10公斤,比稀植栽及超稀植培節省種子50%~90%.
2. 延擴營養時空
(1)延長營養時間
延長營養時間與擴大空間是寒地水稻增產的根本性技術措施。從水稻直播栽培(5月15日)、育苗插秧(5月4日)、帶土移栽(4月26日)到旱育稀植(4月16日)栽培,其每個栽培體系的播種期均提前了10天左右,產量增幅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