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動物所患寄生蟲類型,選擇高效、低毒、廣譜、價廉,使用方便的藥物。
二、確定驅蟲時間:一般在“蟲體性成熟前驅蟲”,防止性成熟的成蟲排出蟲卵或幼蟲,污染外環境,采取“秋冬季”驅蟲,此時驅蟲有利于保護畜禽安全過冬,秋冬季外界寒冷,不利于大多數蟲卵或幼蟲存活發育。
三、進行隔離驅蟲,第二次間隔5―7天驅蟲。
四、驅蟲后應及時收集排出的蟲體和糞便,用生物型發酵法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擴散病原。
五、在組織大規模驅蟲、殺蟲前,先進行小群動物藥效及藥物安全性試驗,在取得經驗后,再全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