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根腐病發生普遍,危害嚴重,因病死亡植株每年在3%-5%,給枸杞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據寧夏農林科學院魯占魁等人研究,根腐病癥狀有以下兩種類型:
(1)根朽型。根或根頸部發生不同程度腐朽、剝落現象,莖稈維管束變褐色,潮濕時在病部長出白色或粉紅色霉層。它又可分小葉型和黃化型兩種。
①小葉型:春季展葉時間晚,葉小、枝條矮化、花蕾和果實瘦小,常落蕾,嚴重時全株枯死。
②黃化型:葉片黃化,有萎蔫和不萎蔫現象,常大量落葉,嚴重對全株枯死,也有落葉后又萌發新葉,反復多次后枯死。
(2)腐爛型。根頸或枝稈的皮層變褐色或黑色腐爛,維管束變為褐色。葉尖開始時黃色,逐漸枯焦,向上反卷,當腐爛皮層環繞樹干時,病部以上葉全脫落,樹干枯死,有的則是葉片突然萎蔫枯死,枯葉仍掛在樹上。這種現象多發生在7―8月份的高溫季節。
上述各種類型,也常表現為半邊樹冠發病半邊枯萎或僅一枝條發病和枯萎。有的樹干病死,而在樹根頸部又長出新的蘗生苗。
病原菌隨存活病株越冬,也可隨表土和土中的病株殘體及病果種子越冬和傳播。病菌從傷口或穿過組織皮層直接入侵到植物組織內部,引起發病。不同的病原菌和不同的浸染方式,其病害的潛育期也各不相同。在20℃條件下,尖孢鐮刀菌在寄主傷口的條件下致病潛育期3天,而未受傷時為19天,茄類鐮刀菌依次為5天和19天;同色鐮刀菌在寄主創傷條件下致病潛育期5天。田間積水是增加發病率的重要原因。通氣性差的土壤比通氣性好的沙壤土增加9%-22.5%;中耕作業造成根損傷有利于病原菌的入侵。
防治的方法是,改善耕作條件,改平作為培土壟作,減少枸杞根際積水,避免耕作時傷根;用45%代森銨500倍稀釋液灌根,每株用10―15千克藥水。
據寧夏農林科學院魯占魁等人研究,根腐病癥狀有以下兩種類型:
(1)根朽型。根或根頸部發生不同程度腐朽、剝落現象,莖稈維管束變褐色,潮濕時在病部長出白色或粉紅色霉層。它又可分小葉型和黃化型兩種。
①小葉型:春季展葉時間晚,葉小、枝條矮化、花蕾和果實瘦小,常落蕾,嚴重時全株枯死。
②黃化型:葉片黃化,有萎蔫和不萎蔫現象,常大量落葉,嚴重對全株枯死,也有落葉后又萌發新葉,反復多次后枯死。
(2)腐爛型。根頸或枝稈的皮層變褐色或黑色腐爛,維管束變為褐色。葉尖開始時黃色,逐漸枯焦,向上反卷,當腐爛皮層環繞樹干時,病部以上葉全脫落,樹干枯死,有的則是葉片突然萎蔫枯死,枯葉仍掛在樹上。這種現象多發生在7―8月份的高溫季節。
上述各種類型,也常表現為半邊樹冠發病半邊枯萎或僅一枝條發病和枯萎。有的樹干病死,而在樹根頸部又長出新的蘗生苗。
病原菌隨存活病株越冬,也可隨表土和土中的病株殘體及病果種子越冬和傳播。病菌從傷口或穿過組織皮層直接入侵到植物組織內部,引起發病。不同的病原菌和不同的浸染方式,其病害的潛育期也各不相同。在20℃條件下,尖孢鐮刀菌在寄主傷口的條件下致病潛育期3天,而未受傷時為19天,茄類鐮刀菌依次為5天和19天;同色鐮刀菌在寄主創傷條件下致病潛育期5天。田間積水是增加發病率的重要原因。通氣性差的土壤比通氣性好的沙壤土增加9%-22.5%;中耕作業造成根損傷有利于病原菌的入侵。
防治的方法是,改善耕作條件,改平作為培土壟作,減少枸杞根際積水,避免耕作時傷根;用45%代森銨500倍稀釋液灌根,每株用10―15千克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