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超級稻甬優6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11-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甬優6號(E26)是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和寧波市種子公司合作選育的粳型雜交稻新組合,2005年2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審定,同年亦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我縣于2004年引進試驗,2005年試驗和示范推廣面積5000畝,并在我鎮蒲邊村建立了“百畝”示范方。兩年來的種植表現為:高稈、大穗、高產、優質、抗倒、感光和熟期偏遲等特點。該組合適宜我縣作單晚栽培種植。 

    1 產量表現 

    2004年在我縣甌北鎮蘆田村種植11.5畝,分蘗期和抽穗期,中途遭到了“云娜”、“艾麗”強臺風、強降雨的襲擊,仍取得了較高的產量,平均畝產535.7kg。2005年在我縣甌北鎮蒲邊村示范種植110.5畝,盡管從秧田期、移栽分蘗期和抽穗灌漿期連續遭受“海棠”、“麥莎”、“泰利”、“卡努”、“龍王”強臺風、強降雨的襲擊,仍獲得高產,經溫州市農業局和永嘉縣科技局驗收,平均畝產550.5kg,比對照協優914增產9.8%。可見,該組合抗臺風、暴雨能力強,具有超高產潛力。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長 該組合生育期較長,感光性強。全生育期隨著播期推遲和緯度降低而縮短。2004年在我縣甌北鎮蘆田村作單晚種植,5月13日播種,8月30日始穗,10月14日成熟,全生期為151天;2004~2005年在我縣甌北鎮蒲邊村作單晚栽培,6月10日播種,9月中旬始穗,10月下旬末成熟,全生育期140天左右。 

    2.2 抗性較強 該組合中抗稻瘟病、白葉枯病。據浙江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3年稻葉瘟1.8~2.8級,穗瘟均為3級;白葉枯病為5級,屬中抗水平。我縣2年種植,未發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褐飛虱抗性為9級,屬不抗級別;該品種易發生稻曲病,同時還會感染矮縮病。 

    2.3 稻米質優 2005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整精米率61.5%,糙米率82.1%,堊白度1.2%,透明度1級,堿消值5.8%,膠稠度 74mm,蛋白質10.8%,精米率73.3%,堊白率14%,直鏈淀粉含量15.3%,粒長5.8mm,長寬比2.4。12項指標中有7項達到國家一級優質米指標;2項達到國家二級優質米指標。米飯經農戶和農技人員品嘗,米飯松軟清香,口感極佳,具有市場開始前景。 

    2.4 農藝性狀好 該品種株型高大,分蘗中等偏弱,單晚株高144cm左右,根系發達,莖稈粗壯,基部節間粗,而且葉鞘厚重,抱握面大,抗倒性強;葉片狹、長、厚、挺,倒三葉葉角小,葉脈粗壯、發達,葉色前深后淡,轉色好,熟相極佳。該品種穗大粒多,穗長24cm,總粒數250粒左右,畝有效穗12.4萬,結實率85%,千粒重23.5g,有明顯的二次灌漿現象,谷粒有芒。 

    3 高產栽培技術 

    甬優6號,超高產栽培應促根增蘗,控稈、攻大穗,提高結實率,增粒重。為此應抓好如下技術關鍵。 

    3.1 適期早播 甬優6號屬感光性品種,早播生長期長,不便管理,遲播影響后期灌漿結實,我縣單晚播種適期為5月底、6月初。 

    3.2 稀播壯秧 據試驗苗情觀察,秧田蘗都能大穗,因此強調培育帶蘗壯秧。由于該品種分蘗中等偏弱,故應采用半旱育秧、稀播壯秧。秧田要增施一定量的氮磷鉀肥。秧田播種量5kg(大田用種量0.5kg),秧田基肥30%的復合肥10kg,二葉一心畝施尿素5kg,插秧前4天畝施尿素5kg作起身肥。二葉一心期噴多效唑控高促蘗,秧田期嚴防薊馬和稻飛虱的危害,特別注重灰飛虱的防治,注意矮縮病的發生。單晚秧齡30天左右,要求秧田帶蘗2個以上;連晚秧齡40天左右,要求秧田帶蘗3個以上,并做好帶藥鋪上田。 

    3.3 稀植攻穗 甬優6號屬大穗型品種,因此在保證一定有效穗基礎上,采用稀植攻穗增粒重的栽培策略。移栽密度23.1cm×26.4~29.7cm,畝插叢數0.9~1.1萬叢,落田苗4萬左右,爭取每叢成穗12個以上,畝有效穗12萬以上,每穗實粒數210粒以上,千粒重25g。 

    3.4 合理施肥 甬優6號生物產量高,需肥量較大,畝施純氮14~16kg。增施氮肥,配施鉀肥。施肥要求:重施基肥,早施促蘗肥,中期控制氮肥,必須施保花肥,配施鉀肥。據高產田調查統計,基肥每畝施碳銨30kg,尿素7.5kg,過磷酸鈣20kg,氯化鉀5kg或者30%的國產復合肥30kg;追肥分兩次:促蘗肥尿素7.5kg,保花肥畝施尿素3kg,鉀肥5kg。保花肥對對延遲葉片衰老起著重要作用。 

    3.5 水漿管理 深水護苗,淺水促蘗,有效分蘗終止期及時擱田,畝苗數控制在22萬以內。中后期薄露灌溉,干干濕濕養稻到老,幼穗分化期適當增加水量,后期切勿斷水過早,促使二次灌漿的谷粒都能飽滿,提高千粒重和產量。 

    3.6 病蟲防治 為了保證高產優質,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根據我縣稻作區病蟲為害特點,前期以防治葉蟬、螟蟲、卷葉螟為主,若發現葉瘟要及時用藥防治;中后期要特別加強對稻飛虱、二化螟、紋枯病和稻瘟病的防治。具體做法:紋枯病(或白葉枯病)在破口期或臺風之后,統一畝用井崗霉素250g(或用20%龍克菌100g)各噴一次根治;二化螟在分蘗期卵孵化高峰后5~7天或枯鞘率1%~1.5%,或在破口期株害率達0.1%時,可選用5%銳勁特40ml或78%精蟲殺手(殺蟲胺)可溶性粉劑50~60g;稻飛虱在每叢10~15只時,需用25%撲虱靈可溶性粉劑30~40g防治即可。確保水稻田、示范片青秀無病,穩健生長至成熟,才能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