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培育及秧田管理

   日期:2015-11-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5    
種子處理

  一、曬種  選擇晴天曬種2~3天,但不要在水泥地面上暴曬。

  二、藥劑處理  用生石灰水、多菌靈、18%的輝豐咪丹2000 -3000倍液或廣枯靈500~1000倍液浸種72小時,可有效防治水稻線蟲病等。用旱秧綠4號拌種,可防治水稻立枯病。用吡蟲啉拌種,可防治稻薊馬、灰飛虱等。用10%的浸種靈10毫升,對水50公斤浸稻種40公斤,浸泡液的液面要高出種子10厘米,在室溫10℃~15℃條件下浸種5~7天,可有效防治水稻惡苗病。

  秧田選擇

  秧田要選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離水源近、土壤肥沃、雜草少、無病蟲害的地方。

  秧田整理與培肥

  秧田要平坦,土壤要疏松。旱整地,旱做床,耕深8~10厘米,將土塊弄碎整平。秧田要施足底肥,增施適量腐熟農家肥或磷、鉀肥。一般每平方米秧田可施腐熟有機肥5公斤、磷酸二銨45克、硫酸銨60~70克、硫酸鉀30~40克、硫酸鋅3克。將秧田進行旋耕,使土壤與肥料混合均勻,然后整平做畦。

  秧田消毒

  在播種前澆足底水,當底水達80%時,每平方米秧田用65%的敵克松可濕性粉劑2.5克,對水配成1000倍液噴施,對土壤進行消毒。

  精心播種

  秧田要求泥爛、面平。播種要均勻,以種子的1/2入泥為宜。每畝秧田播種量為35~40公斤,并用干的腐熟糞土均勻覆0.7~1厘米厚。根據大田面積,留足秧田,稀播。每栽1畝大田需20~25平方米秧田。

  秧苗管理

  秧苗三葉期以前,以旱長為主,畦內有水即可;三葉期后,應及時補充養分。如果此時營養不良,易誘發水稻立枯病。秧苗二葉一心期,每畝追施硫酸銨10公斤或尿素5公斤,灌淺水,并用廣枯靈500倍液或敵克松5000倍液噴霧,可促秧苗分蘗,且防治水稻立枯病。秧苗三葉一心期,每畝追施硫酸銨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灌水1次,促使秧苗分蘗。秧田灌水謹防大水漫灌,只要葉片不打卷,就可不灌水。

  化學調控

  化學調控對培育多蘗壯苗極為有利,對秧齡較長的苗,更應噴施多效唑進行化控。每畝秧田用15%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克,對水75公斤均勻噴霧,要求不漏噴,不重噴。

  病害防治

  隨時檢查秧苗葉尖有無吐水情況,若葉尖不吐水,則是水稻立枯病發生的征兆,應立即用敵克松噴霧防治,一般每畝用65%的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水稻稻瘟病主要以防治葉瘟和穗瘟為主,可選用施保克、三環唑、稻病寧、稻瘟靈等進行防治。噴藥應在上午9時前或下午3時后進行。同一類殺菌劑如施用時間較長,容易修病菌產生抗藥性。因此,應及時更換藥劑。

  蟲害防治

  對螻蛄、蚯蚓造成死苗的,可在秧田撒3%的呋喃丹顆粒劑,每畝秧田撒1.5~2公斤。秧田中如有稻薊馬、二化螟、灰飛虱、稻象甲等害蟲,可選用殺蟲雙、葉蟬散、樂斯本浮油、吡蟲啉、三環唑、菌毒殺星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

  防除雜草

  在水稻播種后3天至未出苗前,噴施掃弗特、幼禾葆、神鋤等除草劑除草,效果較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