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七彩鮭成魚流水養殖技術

   日期:2015-03-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七彩鮭又名溪鱒,學名美洲紅點鮭,屬于鮭科、紅點鮭屬,分布于加拿大東部的拉布拉多地區以及美國的大西洋、五大湖與密西西比河流域到明尼蘇達州與喬治亞州北部。七彩鮭色彩鮮艷,體表布滿蚯蚓狀的橄欖綠色花紋,胭脂色的紅點鑲嵌在一個個天藍色的圓環中,鱗片細小,每個鰭翅下沿都有一條奶白色的裙邊,這是七彩鮭與其它鮭鱒的主要區別。甘肅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于2004年4月從美國引進規格為體重100g的七彩鮭1000尾,運回本所鮭鱒魚育種中心飼養,通過3年多的養殖實驗研究,獲得了七彩鮭從親魚選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到成魚養殖以及飼料配方的第一手資料,飼養結果表明,在相同條件下七彩鮭生長比虹鱒快20%,比北極紅點鮭快20%~30%,飼養到第二年可以達到體重1.2kg~1.5kg,且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是繼虹鱒、金鱒之后的又一冷水魚養殖新品種。本文主要介紹七彩鮭成魚流水養殖技術。 

    一、七彩鮭的主要生物學特性 

    七彩鮭最佳生長水溫在13℃到18℃之間,但其生存溫度范圍在1℃到22℃之間,當水溫超過22℃且低于26℃時仍能夠存活,但攝食停止,體質下降,長時間則會衰竭死亡。七彩鮭對pH的適應范圍為4.8~9.8,最低可達3.5,因此七彩鮭對水體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七彩鮭對溶解氧的要求在6mg/L以上;低于4.5mg/L時聚集在進水口,鰓蓋外張,努力頂水,出現明顯的浮頭現象;低于5mg/L時呼吸困難,食欲減退,生長受阻;若低于3mg/L則出現大批死亡;溶解氧為8.5mg/L時生長明顯加快,因此養殖七彩鮭需不斷供給清新而富含氧氣的水體。養殖水體的流速不宜過快,與其它鮭鱒魚相比,七彩鮭更喜歡低流速的水道。七彩鮭不但適合池塘流水養殖,水庫網箱養殖也獲得成功。在人工飼養下,七彩鮭能很好地適應和攝食人工飼料,投入養殖池中的顆粒狀配合飼料能夠迅速在水層中被吞食,每天清晨和黃昏時七彩鮭的食欲最旺盛。 

    二、七彩鮭養殖環境條件與設施 

    1.水質和水量 養殖七彩鮭最重要的是有清澈、充足的冷水,如涌泉水、山澗流水、地下井水、水庫底排水、雪山融水等,并要求水質符合漁業用水水質標準,水溫在5℃~20℃。水體中七彩鮭的養殖量依水流量的大小來計算,一般情況下1L/s流量的水體可年產魚150kg~200kg。養殖池中水的流速應控制在1.2m/分鐘~2.0m/分鐘。 

    2.飼養池 飼養池以不滲漏、水流暢通為前提,最好使用水泥池,每口池塘面積在100平方米~200平方米,水深60cm~80cm。魚池形狀可根據地形來設計,以長方形為好,池底有0.8%~1%的坡降,以利于污物的排出和清刷等日常管理操作。魚池的排列形式有并列和串聯兩種,主要根據周年水量和養殖場的實際地形來確定。若水量充足,可全部采用并列池,這樣就不會造成下水位魚池的水質污染。若水量小,為使有限的水量得到充分利用,可采用并列池和串聯池相結合的方式。當然,串聯池過多,后部魚池池水受到污染,水質就會變差,在這種情況下,為改善后部串聯池的水質條件,需要在中部設置沉淀設備或補充部分新水。串聯池之間設一道排污道。每一個串聯池進水口應設攔魚柵。各池排水口分設三道閘,第一道是攔魚柵,要與池面等高;第二道是底排水閘,控制從池底排出的水,以利于污物順池底排出,其上部與池面等高,下部距池底20cm;第三道為水位控制閘,上部距池面15cm~20cm,下部與池底完全靠緊。 

    三、七彩鮭成魚流水養殖技術 

    1.放養魚種的基本要求 同一池中飼養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活動敏捷、體質健壯。放養密度受水量、水溫和魚種規格等多種因素制約,前提是必須保證排水口處的溶解氧含量值不低于5mg/L。可根據水量和水溫的周年變化規律計算出不同月份的最適允許載魚量,從而確定各個時期池魚的最佳飼養密度。同時,還要結合當地的市場需求,制定一個合理的生產和銷售計劃,以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2.放養密度與注水量 七彩鮭養殖的放養密度與注水量、生產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3.飼料投喂 由于七彩鮭在池塘流水養殖條件下的營養來源完全依賴于人工配合飼料,所以提供能夠滿足七彩鮭生長需求的飼料是養殖成功的關鍵。七彩鮭要求高脂、低蛋白的飼料,魚體增重、飼料效率、蛋白質滯留率均隨飼料中脂類含量的增加和蛋能比的降低而提高。常見的七彩鮭配合飼料的營養成分為:粗蛋白38%、粗脂肪12%、粗纖維5.0%、粗灰粉14%、水分13%、氨基酸2.0%、總磷0.9%、鈣1.2%~3.0%、食鹽0.3%~2.1%。飼料投喂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要制定科學的投喂量,要根據七彩鮭攝食狀況和水溫變化參考表3及時調整投喂量。投喂操作通常采用紅色塑料桶裝飼料,用手拋撒,拋撒時要均勻有序,盡量使七彩鮭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并要注意減少飼料的浪費,每天早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 

    4.日常管理 每月打樣測算魚的總重和抽樣檢查魚的生長情況,為確定下一階段的投喂量提供科學依據。每天至少巡塘3次,發現缺氧或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每天早晨及時撈出池中死魚,并做好生產紀錄。每天傍晚檢查和清刷攔魚柵,保證攔魚柵的完好和水流暢通,避免池水缺氧和發生意外。通常每隔1 0天清刷魚池1次,并排盡池中污物。注意經常保持池水的清潔。 

    四、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1.水霉病 癥狀為早期霉菌幼孢子在魚體受傷處侵入,然后向內、外生長,深入肌肉,蔓延擴展,向外生長呈絮狀菌絲,病魚開始焦躁不安,食欲減退,行動遲緩。治療時可用3%~4%食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或用3%的食鹽水加3%的小蘇打水浸洗病魚3分鐘。 

    2.內臟真菌病 癥狀為病魚的腹部膨大,解剖魚腹觀察可見腸道有餌,用顯微鏡檢查可見消化管、肝、脾、腎、瞟、腹腔和體壁內有大量真菌寄生,主要是腸道后部和近肛門處最為密集。治療時通常用抗生素藥餌投喂4天~6天即可治愈。 

    3.細菌性爛鰓病 癥狀為患病魚體離群,在排水口附近緩慢游動,攝食不良,鰓絲腫大,鰓蓋外張,顯微鏡檢查鰓組織表面被大量長桿菌覆蓋,鰓小片融合,鰓絲呈棒狀。治療時用2mg/L~4mg/L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病魚體20分鐘。 

    4.癤瘡病 癥狀為患病魚體背鰭基部兩側的肌肉組織上出現數個小范圍的紅腫膿瘡向外隆起,柔軟浮腫,色發黑,在魚體軀干部隆起處逐漸出血壞死,潰爛而形成潰瘍口,腸道充血發炎,腎臟軟化。病魚離群獨游,活動緩慢,食欲減退,魚體腫大呈暗紅色,肝臟褪色,脂肪增多。治療時口服抗生素藥餌,每天每公斤魚體體重用藥10mg~20mg,每天1次,連用7天即可治愈。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