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不同種類當歸的植物學特征

   日期:2015-11-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9    
當歸屬植物在我國有40余種,有的植物具有與當歸相似的功效,少數品種在個別地區亦作當歸藥用,主要品種有全當歸及東當歸,此外在商品中有一些與當歸相似但功效不同的偽品,加工后混充當歸,目前已發現的有歐當歸、紫花前胡、野當歸、重齒毛當歸、大獨活等。作為商品收購和臨床應用,必須從性狀上對當歸及混淆品種加以鑒定。常用當歸有:

1、當歸:又名全當歸、岷歸、西當歸,為傘形科多年生植物[Au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是當歸的正品。

全當歸長15―25厘米,略呈圓柱形,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具縱皺紋及橫向橢圓形皮孔,有油潤感。歸頭略膨大,具環紋,頂端圓鈍,有紫色或黃綠色殘留的葉鞘和莖根。歸身粗短,長1―3厘米,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上粗下細,多扭曲。質柔韌,橫斷面黃棕色,皮層色淺近于淺白色,質松有裂隙,韌皮部色較深,有棕色油點,形成層棕色,環狀,木質部色較淡,有棕色放射狀紋理,中心髓部甚大,顯類白色。有濃郁香氣,味甘辛,微苦。

2、東當歸為傘形科植物東當歸AngelicaAcutiloba(SiebetZucc)Kitag的干燥根。東當歸性溫、味苦辛、功效與當歸相同。主產吉林,為吉林省朝鮮族習用。

根略呈圓柱形,表面土黃色、棕黃色或棕褐色,體表有細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或支根痕。主根粗短,根頭部膨大,有細環紋,頂部中央凹陷或微凹陷,有淡黃色或黃白色的葉柄及莖基痕。干時質脆,折斷面整齊,皮部類白色,木質部黃白色或黃棕色,形成環淡黃棕色。芳香氣味,味甜而后稍苦。

偽品有以下幾種,應注意鑒別:

1、歐當歸LevisticumOfficinaleKoch系當歸的偽品,與當歸不同,服用過量會引起嘔吐,頭暈等不適癥狀。

根略呈圓柱形,全長20―35厘米,表面灰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狀疤痕,干枯無油潤感。歸頭較膨大,有2―5個簇生莖殘基。主根粗長,一般長約10厘米,下部有支根數條,多平直。質略柔韌,橫斷面棕黃色,形成層灰棕色或棕色,環狀,木質部黃色,中心髓部淺黃色或黃白色。半干時有當歸香氣,干燥后氣淡薄,味微甜而麻舌。

2、紫花前胡PeucedanumDecursiuum(Miq.)Maxim有的地區稱土當歸、草當歸或野當歸,是古代當歸的偽品之一。

主根呈不規則圓錐形,長3―6厘米,直徑1.8―2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頂部有葉基痕,下面生有數條支根。支根長6―9厘米,直徑0.5―0.8厘米,表面有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痕。質硬或柔韌,易折斷,斷面皮層部棕褐色,木質部黃棕色。無當歸香氣,味稍辛辣。

3、重齒毛當歸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產自湖北、四川等省,系當歸的偽品之一,其干燥根為中藥獨活,不可作當歸用。

根略呈圓柱形,長10―30厘米,直徑1―3厘米。頂端平圓,有密集環狀莖葉殘基或下陷的莖痕,下部有3―5個分枝。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顯著的縱皺紋及橫生而突起的皮孔。質較硬,吸潮變軟,斷面皮部灰白色,有裂隙,并散有黃棕色至棕色油點,形成層顯棕色環帶,木質部黃色。具特異香氣,味苦、辛,微麻舌。

4、野當歸LigusticumGlaulescensFr.系當歸的偽品。

根呈圓錐形,具1個或數個分枝,以二歧式分枝為常見。主根長1―3.5厘米,直徑1―3厘米。支根長短不等,直徑0.4―0.8厘米。表面棕色、紅棕色或黑棕色,根頭部具橫環紋,頂端有葉柄及莖的殘痕或成枯洞,全體飽滿或有的有縱皺或皮孔狀疤痕。質堅硬,斷面黃白色。略有當歸樣香氣,味微甜而后苦,稍麻舌。

5、大獨活AugelicaGigasNakai系當歸的偽品。

根頭部短粗,長2―5厘米,直徑2―3厘米。表面有橫環紋,頂部有葉基痕,下面生有數個支根。支根長5―15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有縱皺紋及多數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痕。并可見滲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樹脂樣物質。質脆,斷面皮部灰白色,木質部黃白色。氣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