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的發展關鍵在于防疫,疫苗接種是預防動物傳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種能否成功,不但取決于接種疫苗的質量、接種途徑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條件,還取決于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這一內部因素。但是,由于基層獸醫人才缺乏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免疫接種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常常會導致免疫失敗,發生相應的疾病或混合感染,加上疫苗的免疫接種反應引起畜禽的死亡,大大挫傷了養殖戶的積極性,致使養殖戶對疫苗產生懷疑,影響免疫的效果。就疫苗的免疫接種及免疫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導致畜禽疫苗免疫失敗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
1、疫苗質量本身存在問題。
2、疫苗包裝密封不嚴。
3、疫苗存放超出有效保質期限。
4、疫苗存放溫度不適宜(如:應該低溫冷藏保存的疫苗用冷凍保存,應當冷凍保存的疫苗卻用冷藏保存)。
5、疫苗運輸過程中溫度過高。
6、疫苗接受陽光直射。
7、注射疫苗時所選用的稀釋液不恰當,對疫苗本身產生傷害。
8、接種疫苗時正在服用抗菌或抗病毒藥物,使疫苗效價降低。
9、接種疫苗前后24小時內對圈舍進行消毒。
10、動物年齡太小,本身存在母源抗體,接種疫苗時產生母源抗體干擾。
11、動物正在發生疾病的同時進行疫苗接種。
12、動物在運輸前后3天內進行疫苗接種。
13、多種疫苗(兩種以上)同時接種,使得疫苗相互干擾。
14、兩種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太短(正常情況下弱毒苗間隔至少7天,滅活苗應間隔在14天以上)。
15、同種疫苗兩次免疫間隔時間相距太近(因體內尚存有抗體,再進行疫苗接種時使得體內抗體效價降低。
16、接種疫苗的同時再用抗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等類似物質。
17、用于注射疫苗的注射器或飲水免疫用的飲水器消毒不嚴。只要克服以上因素,對提高免疫效果,搞好疫病控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