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5根香蕉居然18塊多錢,結賬的時候嚇了我一跳。”前晚,市民高女士在遼陽西路一家大型超市買水果,她告訴記者,自己隨手選了一小把香蕉,結果結賬的時候她才發現,這不起眼的香蕉居然18塊多錢。高女士說,她仔細看了看價簽才知道,這是進口的香蕉,售價高達9.98元一斤,而其旁邊的榴蓮價格才不過8塊多一斤。
隨后,記者采訪發現,香蕉高價是普遍現象。記者走訪了興隆路、大連路等農貿市場以及多家大型超市,都沒有發現國產香蕉的蹤跡,而進口香蕉的身價最低也超過6元/斤,多數市場賣到7元/斤,市民大呼“吃不起”。“上個月還有一些國產香蕉,賣到3.5元/斤;進口香蕉也就是5元/斤左右。雖然價格都比往年要高一些,但也能接受。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進口香蕉賣到了7元一斤,真是貴得離譜。”興隆路市場一家水果攤的攤主告訴記者,現在國產香蕉市面上已經很難看到,聽說在廣東等產地,零售價也已經漲到三四塊錢一斤,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價格這么高非常影響銷量,兩三根香蕉就要10塊錢,一般人都不舍得吃了。去年進口香蕉才賣3塊多一斤,每天銷量都很大。”
國產蕉減產推高價格
據青島的香蕉批發商黃先生介紹,國產香蕉之所以在市面上難覓,是因為現在青島的香蕉批發商已經很難拿到貨了。往年進購香蕉都是自己要多少,供貨商就給多少貨,但今年,供貨商手里的香蕉都是有限的,能要到多少貨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黃先生近期甚至3天都收不了一車貨。因此,價格上香蕉持續蹦高。往年香蕉批發價格在2元/斤以下,而今年以來普遍在每斤2元至3元之間。盡管香蕉價格在這樣的“高位”運行,但仍低于全國均價。記者日前查閱農產品市場行情發現,武漢、長沙、重慶、北京、常州多地批發市場香蕉批發價每斤超過3元,其中北京新發地市場均價為5元/斤。
對于漲價的原因,水果批發商普遍表示,7月中旬,臺風“威馬遜”登陸海南,使海南、廣東等香蕉主產地的香蕉樹受災,而市場上銷售的香蕉有一部分來自于海南和廣東,香蕉減產導致供應量減少,直接影響到了貨源供應,致使香蕉價格上漲。商家只能銷售進口香蕉代替,但隨著需求量的增加,進口香蕉的供應量也在不斷減少,因此,進口香蕉價格也不斷攀升。
“十一”過后價格或回落
此外,采訪中不少香蕉批發商還提到,今年香蕉價格屬于報復性反彈。“前幾年香蕉價格爛賤如泥,在青島市場上的零售價去年跌至1.5元/斤左右,在產區價格會低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水果批發商李先生表示,香蕉價格持續低迷影響了果農的種植積極性,肯定會有減產的結果。記者翻查資料發現,以2011年為例,香蕉每斤批發價在0.2-0.3元。去年5月海南省農業廳監測情況顯示,全島香蕉綜合平均收購價為1.35元/斤。
一些水果商販預測,由于國產和進口香蕉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的香蕉價格恐怕還不是“價格終點”,尤其中秋節將至,需求有增無減,很有可能繼續突破。但“十一”過后,南方香蕉再次大量上市,屆時,或將緩解香蕉供應量的緊張,香蕉價格也可能會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