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蘋果豐產和前期市場價格走低,是導致蘋果價格回歸的兩大主因,市場存量增加和價格走低導致的需求量增加,將成為左右今年市場走向的兩大決定因素,后市不確定性增加,果業同仁面臨艱難選擇。蘋果收購和經營存在一定的壓力和風險。——編者
2014產季
價格走勢打亂市場節奏收購與庫存價格倒掛
受2013產季全年賺錢效應影響,以及部分產區出現減產,收購價格同比上漲近4成,打亂市場銷售節奏,風險積聚,最終收購、出庫價格倒掛,全年幾無贏利機會,儲果企業與果農普遍虧損。
2014產季,蘋果采收受2013產季全年賺錢效應影響(后市價格一路走高,儲果果農、果商獲利豐厚),以及部分產區出現減產,收購價格同比上漲近4成,創歷史新高。同時,臍橙、梨等大宗果品的收購價格也因相似原因,創了新高。因蘋果收購價格始終處于高位,各產區收購期果商表現不一,總體來說,東部表現得理性、謹慎,西部相對積極、樂觀,果農則普遍惜售,抵觸降價。最后導致的結果是果農存果比例東、西部同創新高,以東、西兩代表產區為例,棲霞近80%,洛川40%左右。到采收尾期,果農混級入庫多,整體入庫質量為近年來最差,導致庫存蘋果病害嚴重,次果率達10%以上,損耗遠高往年。
2014產季的蘋果批發價格受收購價格同比上漲影響,延續高位運行態勢。從而導致市場銷售節奏從采收開始就比往年滯后,旺季不旺,后市風險逐月積聚。全年批發價格的最高點出現在春節前,而不是往年大多時候的后市尾期。至6月中下旬,庫存同比增加3成以上,出庫價格開始出現松動,一路走低。審視蘋果的整個貯藏銷售期,收購、出庫價格倒掛,全年幾無贏利機會,儲果企業與果農普遍虧損。質量差異造成的市場價格雖有分化,優質優價,但受低價果拖累,優質果銷售也較緩慢,獲利空間被壓縮。
2015產季
收購將呈現買方市場局面不排除部分“賣難”發生
收購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延長,蘋果最終入庫數量與果商、果農對后市的信心有關。6元/公斤的收購價格是市場心理線,將成為判斷今年蘋果市場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
總的來說,在今年的蘋果生長后期,全國范圍內氣候基本“給力”,開花量同比增長3成左右,套袋數量增長20%以上,增產已成定局。華北地區的河北、山東、山西和新疆,增產幅度相對較高,大多產區有10%以上的增幅;西部陜西、甘肅,和遼南、豫西三門峽地區增產幅度小于華北各省,增幅在5%左右。
綜合上述情況,加上因各產區蘋果種植面積增加給總產量帶來的增量,預測今年蘋果同比增產8%左右。此外,全國沒有發生大范圍的嚴重病害,蘋果整體質量因此較為突出。2015年的蘋果生產與往年相比,呈現出量大、質優的鮮明特點。
2015年,受蘋果大幅增產及2014產季蘋果市場表現疲弱等因素影響,蘋果收購價格出現大幅回落的態勢已無法改變,回歸到2013產季6元/公斤左右(指套紙袋80#二級以上紅富士,以下若不作特殊說明,皆同)的水平,是業界不少人士的判斷。從目前結束的嘎拉、將軍紅等早、中熟品種的銷售情況來看,其收購價同比有20%-50%的降幅,因產區不同,質量不同,價格分化較為明顯,但也基本預示了進入10月份以后,紅富士的收購不會風平浪靜。
蘋果收購價格走低,能部分緩解銷售壓力的幾項因素也偏于利空:一、宏觀經濟的整體下行,對水果的消費或多或少產生一定影響。二、近年來,電商和果品連鎖超市等新流通渠道采購因更注重水果內在品質和拓展市場的需要,以及成本轉嫁能力強,在過往的蘋果收購當中扮演價格“攪局者”的角色。今年因環境等原因,收購將趨于理性。三、進口水果(包括蘋果)量的逐年增加,蠶食了國內水果的部分市場,國內產量最大的蘋果也受到沖擊,而國內蘋果出口則連年下滑。四、果汁市場多年不景氣,國內加工企業為控制風險,多按訂單生產,因今年原材價格下降而大幅擴大產能的動力不足。
不過以上幾項因素盡管偏負面,但對后市起到的作用,都無法和市場信心這一關鍵因素相比。2014年蘋果價格天花板封頂效應,和成本地板抬升的擠壓效應,造成了儲果果農、果商大面積的虧損。2015年對于商家而言,因收購價格下降,拓展了足夠的贏利空間,這是蘋果當年經營可以獲利的必要條件。如果果業同仁們保持足夠的信心,對后市樂觀,產生良好的行業預期,擴大收購的風險至少比去年要小很多。
綜上所述,2015年全國蘋果的豐產、質優格局,加之前期市場表現疲弱,將主導今年的蘋果收購行情,蘋果價格不再像2014年那樣表現非理性,會出現30%左右的降幅。而6元/公斤的收購價格是市場心理線,將成為判斷今年蘋果市場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
市場策略
優化收購和經營策略積極推進品牌戰略
市場存量的增加和價格走低導致的需求量增加,將成為左右今年市場走向的兩大決定因素,后市不確定性的增加,蘋果收購和經營存在一定的壓力和風險。
為做好今年的蘋果收購和銷售工作,化解經營風險,促進消費,繁榮市場,避免價格大起大落,實現果農增收,果商得利,促進蘋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給行業同仁做如下建議:
堅定市場信心。目前,增產和市場因素已成為市場見底的最后力量,從贏利空間上而言,今年的市場環境首先提供給果商一個賺錢的機會,智者見智,市場機會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
做好今年蘋果收購和經營,需要果農、生產者、經營者、冷庫、加工企業和銷售企業的共同努力,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協調發展。行業成員強化合作意識,加強行業自律,加強信息交流和協作。誠信經營、規范市場秩序,避免惡性競爭,避免市場的大起大落,方能促進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
廣大果農要有合理的價格預期,特別是在今年特定的環境下,不惜售,不待價而沽,隨行就市,順勢銷售,避免造成積壓和損失,把收入落到實處;廣大經銷商在把握市場走勢的基礎上積極收儲,薄利多銷,快進快出,按質論價,不抬價搶購,不壓級壓價,不惡性競爭,有效控制風險。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擴大代儲代銷規模,降低扎堆上市風險。用于跨年度后期銷售的蘋果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和適當的庫存,避免積壓造成虧損。各地批發市場要努力為果農和經銷商提高服務水平,提供方便條件,降低收費標準,引導更多的果農和經銷商進入市場,采取各種措施幫助果農促銷,促進蘋果銷售。
地方政府和經銷商一方面需努力開拓國內市場,擴大銷售,開展產銷對接、網絡團購、電子商務等活動,促進終端銷售。另一方面需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并與加工企業合作,擴大加工規模,消化低等級蘋果數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減輕蘋果銷售壓力。
行業流通龍頭企業在今年蘋果豐產,量大、質優的條件下,發展和壯大自身品牌無疑是難得的機會。近年來,蘋果優質優價的趨勢逐年強化,企業全方位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完善冷鏈物流,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取得廣大消費者信任,不但可以有效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消費水平,還可以拓展企業贏利空間,為企業的后續發良性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