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節(jié)氣候干燥,不少市民喜歡喝粥養(yǎng)生,而金黃的小米粥一直是不少市民的最愛。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受天氣干旱影響,今年谷子減產,但新米價格卻未漲反跌。有商家分析,這與終端需求量小,陳糧供應量大密切相關。
近日,記者先后走訪新利群超市、老利群超市和大潤發(fā)超市觀察到,店家出售的小米賣相很好,但價格并不高。老利群超市正在搞短期促銷,建平金苗小米僅售4.49元/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小米都是今年的新米。“外面市場上的價格普遍在7塊錢左右,剛上市時八九塊錢,但去年這個時候小米也要8塊錢一斤。”正在購買小米的張女士告訴記者,看到價格挺便宜的,就買點吃著。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振華街的兩家蔬菜糧食店,店主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小米是新米,價格7元左右,相比去年今年的小米的價格略有下降,“這和終端需求量小,陳糧供應量大密切相關。”
在通濟街道郭莊五村附近,不少米農沿路售賣小米。于大姐今年種了3畝半的谷子,今年天氣干旱,一畝地原本能收七八百斤谷子,今年卻只收了不到四五百斤。于大姐說,今年天太旱,谷子沒能澆上水,村里澆了幾回水的地也有所減產,整體收成都不好。“谷子都是八月十五前收獲的,從地頭掐下穗兒,晾曬在家門口的馬路上,鋪層布,開車上去軋一軋,剩下谷子仁,再拿到面粉廠加工。”
于大姐說,沒想到今年谷子和小米的價格卻沒有因為量少而高。“今年糧食跌價,小米也賣不上價。”于大姐說,去年同期小米每斤的價格在8元左右,今年小米一斤也只能賣到6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