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受全國蔬菜豐收影響 黑龍江哈市菜價跌到10年來最低點

   日期:2014-08-22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瀏覽:155    
核心提示:  7月份,道里區新農鎮二場村村民王鐵柱連續5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凌晨3點到地里摘菜,早上7點準時到菜市場賣菜,下午兩點順路
  7月份,道里區新農鎮二場村村民王鐵柱連續5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凌晨3點到地里摘菜,早上7點準時到菜市場賣菜,下午兩點順路找個臭水溝把賣不出去的菜倒掉,“看著一車車的鮮菜躺在臟兮兮的水溝里,心里別提多難受,扔掉的不僅僅是收入,還有全家半年的辛勞。可不扔咋辦,往回拉還得多搭油錢,賠得更多。”
 
  從6月15日到7月1日,僅15天時間,我市地產菜價格一路狂跌,跌至10年來最低點,幾分錢一斤的菜價讓菜農們一夏的辛苦血本無歸,茄子、大頭菜、青椒、黃瓜、蘿卜、柿子、架豆角等近10種地產夏菜無一幸免。
 
  地產菜該怎么種,還能不能種?不同的菜農有不同的說法。
 
  一畝賠八百的辛酸
 
  王鐵柱家里有15畝菜地,去年蔬菜收成好,今年他又承包了5畝菜地,沒承想第一年就賠了個底兒朝天。“我家菜地茄子4畝、黃瓜10畝、大頭菜6畝,沒一樣能收回成本的,全都賠錢,平均一畝地賠800元錢。”王鐵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算上種子、化肥、農藥、承包費等費用大概1400元,一畝菜地產菜20000斤,如果按0.03元/斤的菜價賣,一畝地得賠上800元,這還不算摘菜人工成本。現在菜地里的菜,王鐵柱只挑嫩的摘,甘藍裂紋的、茄子個大的、黃瓜太粗的都不摘,等著種秋菜的時候連秧帶果鏟掉。
 
  呼蘭區富強村的劉保全今年第一次開車到新農鎮賣菜,“從呼蘭開車到新農鎮得走一個小時,往返光油錢就得幾十塊,這不都為了把菜賣出去嗎!”劉保全說,去年這時候,菜販子天天打電話買菜,一斤青椒賣到了1塊錢。可今年6月中旬,夏菜剛上市,菜價就開始跌,一天比一天低,一直跌到7月末,一畝菜賣一半扔一半。6月末,劉保全等不到菜販子的電話,只好開著車跑幾十公里路到新農鎮去賣菜。一到菜市場,劉保全發現賣菜的人比買菜的多。
 
  劉保全說,他不再去新農鎮賣菜了,“不劃算,除去菜地賠的700多塊錢,摘菜雇人還得花80塊錢,一車菜才賣100塊錢,算上油錢,又多搭20塊錢。”
 
  一天降三次的菜價
 
  “早晨一車甘藍130元、中午掉到100元,下午的價格更低,沒準80元就能買到。”在新農鎮蔬菜批發市場上,一場村菜農楊志河一肚子苦水。去年的菜價也是一天三變,可那是噌噌往上漲,今年卻是呼呼往下掉,這菜價真是折磨人。
 
  楊志河記得特別清楚,6月20日早上,他開著拖拉機拉著一車新摘的大頭菜,估摸著整車賣200元,批發0.7元/斤。可到了批發市場,他傻眼了,滿眼的大頭菜,“一夜之間怎么冒出來這么多大頭菜。”一種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果然,菜販子把菜價壓得特別低,最后楊志河那一車大頭菜以130元成交。“早上我還繃著170元/車的價賣呢,人家一聽這價轉身就走。下午繃不住了,人家把價直接砍到130元,賣吧,不賣拉回去也得扔掉。”
 
  向東村村民趙寶順的半車紅蘿卜賣了4天,第一天60元、第二天50元、第三天40元。8月1日是第四天,他把價格降到了30元,可還是無人問津,“一斤蘿卜合到3分錢,咋就沒人要呢?”
 
  二場村的姜大爺仍記得6月中旬時,茄子的批發價0.8元/斤,僅僅7天時間,茄子價格掉到0.4元/斤,如今茄子100元一車沒人買。不僅僅是茄子,從7月10日到31日,大頭菜、黃瓜、西葫蘆每斤論“分”賣,“貴菜”青椒也從1元/斤跌到0.4元/斤。“去年,菜價也有低的時候,天數不多,過幾天菜價又漲上來了。可今年,一個月也就兩三天菜價較高,過了夜,菜價又低了。為啥,物以稀為貴唄!比如昨天市場青椒少,青椒價格肯定高。昨天菜農們看青椒賺錢,回家都去摘青椒了,今天滿市場都是青椒,你說,今天的青椒價還能高嗎?”姜大爺說,今年新農鎮市場上賣菜的菜農也多了,以前這里都是道里區新興鎮、新農鎮附近的菜農,今年雙城、呼蘭的菜農連夜開著車到這里賣菜,每天多出三十多車菜,這菜價漲上去更難了。
 
  一夜間消失的菜商
 
  每年這個時候,我市地產夏秋菜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所在地新農鎮上人聲鼎沸,菜農的叫賣聲、菜販子與菜農的還價聲、蔬菜重量的報數聲此起彼伏。今年,這里格外清靜,菜農愁眉苦臉地站在車邊,只要來一個買菜的,便急沖沖地上前推銷自家蔬菜。即便這樣,也難見菜販子的人影。
 
  8月1日,在新農鎮蔬菜市場路邊一個臨時休息的帳篷里,記者見到了“因身體不適沒轉行”的菜販子劉明。2000年,劉明開始在哈爾濱倒騰蔬菜,每年6月初,他都在新農鎮的菜市場上收購大頭菜、黃瓜、青椒等地產菜,然后再賣到遼寧、大連、青島和煙臺。今年的菜價,是他從業以來經歷的最低價,“以前菜價跌了幾天就漲上來了,可今年一直跌著,而且跌的特別狠。”7月初,劉明以6分錢/斤的價格收購了5萬斤茄子,拉到了吉林后,劉明傻眼了,當地茄子的批發價才0.12元/斤,他只能同價位賣了,算上運費,險些賠錢。有了這次經歷,劉明不敢出手了,“全國的蔬菜都賊便宜,這菜往哪兒拉都賠錢,今年別指望倒騰菜賺錢了。”
 
  因為菜價太低,新農鎮上的菜販子似乎一夜之間全消失了,“今年大多菜商另謀出路了,我身體不好,轉行也不容易,只能整天在市場上晃悠著,等著吉林那邊來電話,缺啥我就直接在這發過去了。可現在等了10多天了,一個電話也沒等來。”劉明說。
 
  種菜要分析市場
 
  當一跌再跌的菜價一點一點敲碎菜農的心時,五常五家鎮雙井村的于世力正在計算夏菜的收入。“我的夏菜早就賣完了,還是菜販子主動上門收的。我家菜種得早,到6月末,基本都賣完了,差不多全趕上高價這一撥兒。”
 
  于世力的2000畝菜地里有茄子、豆角、黃瓜、柿子、西葫蘆等30多種蔬菜,因為蔬菜品種全,夏菜定植早,每年6月初,菜販子搶著到于世力的菜地里收菜。“我春、夏、秋三季蔬菜都比別人早半個多月,千萬別小看這15天,菜價可是經歷了天翻地覆。”6月初,于世力家的黃瓜賣到了0.8元/斤,青椒賣到了1元/斤,那時候,大多數菜農的夏菜還處于生長期。半個月的時間,他家夏菜已經賣得差不多了,當夏菜大批量上市、菜價暴跌時,他家的夏菜已經賣完了,回頭一算,提前搶出15天,一畝地能賺上700多塊錢。
 
  于世力取勝于搶早種菜,而新興村的楊來種菜有“門道”,“市場上那些大眾菜我不種,我專門種品種稀缺的,不能去年啥貴今年種啥,那樣種菜肯定賠。今年,我種了100平方米的香菜,總共才600斤,別看數量少,但賣的價高,現在一斤香菜批發價就7塊錢了。”楊來種的蔬菜品種新、賣相好,菜販子主動找他收菜,他種的菜從來不愁賣。楊來說,種菜要分析市場,不是啥菜貴就種啥。去年菠菜便宜才1元錢1斤,今年種菠菜的人就少,價格卻漲到3塊錢1斤,菜價越高的蔬菜選擇播種的時候越要謹慎。
 
  分析
 
  蔬菜難外運導致大降價
 
  市農委蔬菜處的工作人員說,今夏超低的菜價是個特例,今年全國蔬菜大多豐收,整體菜價在低位運行,導致我市大量夏菜運不出去滯留在本地,本地菜價整體下降。
 
  支招
 
  多建溫室選種新菜
 
  市農委蔬菜處的工作人員說,作為商品的一部分,菜價已經和市場緊密結合,菜農要通過新的種植方式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很多農民認為建溫室的生產成本高,其實溫室不僅可以保證菜農冬季生產,還可以讓蔬菜提前上市。黑龍江的蔬菜農藥少、質量好,適合外運,如果這樣能提早上市,可以提高外地市場的占有量。其次,菜農應該在選種上下功夫,嘗試種植新品種,切忌跟風種菜,這樣才能有效降低種菜風險。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