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接到上海市市民趙女士的電話,反映其當天傍晚在小區附近水果店購買柚子的遭遇。原來趙女士遭遇了水果店“渾水摸魚”的宣傳,看中2.88元/500克的柚子,最后卻在店員的挑選下購買了5.88元/500克的柚子。
15日傍晚,吃完飯在小區門口散步的趙女士,看到水果店門口玻璃外墻上貼著“蜜柚2.88元/500克”。被這個價格吸引,趙女士走進店中,店員隨即幫她挑了一個,稱下來19.5元。回家后的趙女士越想越不對勁:“這個柚子掂量著也沒有6斤多重啊。”于是又返回店中,讓店員重新稱重,結果只有3.3斤,按照2.88元/500克的價格應為9.5元。
“怎么就貴了一倍多呢?”“你買的這有機蜜柚比較貴,每斤5.88元。”“每斤5.88元的價格牌子在哪里?”直到這時,店員才從她挑選的蜜柚堆下面抽出了價格牌。趙女士表示當初想買的是2.88元/500克,店員以柚子已切開為由不予退換。
第二天,記者隨趙女士來到了這家水果店,發現門外玻璃墻上所貼的2.88元/500克的蜜柚對應的是一種叫做金絲柚的柚子,而店中唯一叫做蜜柚的商品,卻是趙女士買到的5.88元/500克的有機蜜柚。
對此,消協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而消費者在自己不清楚的情況下,購買前一定要問清楚商家。
記者了解到,這個季節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時節,品種多,價格差距也大。中山路附近一家水果店的工作人員小崔向記者介紹,市場上金絲柚、白蜜柚、紅心柚、文旦……品種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便宜的10元可以買到兩只,貴的一只能賣到25元。且柚子皮大多十分相似,紅柚和白柚都是果肉顏色的區別。小崔說,現在正是柚子當季,口感都比較好,偏甜偏酸看個人愛好。至于挑選方法,他給出了一個十分簡便的方法,就是兩只一樣的柚子,放在手里掂一下分量,重的那只說明水分多,也就代表著更新鮮更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