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溪全縣秋茶產量預計達1.8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秋茶銷售同比將增長3%-5%。”10日,2015年秋季安溪鐵觀音信息通報會在中國茶都舉行,福建安溪縣副縣長王金章向與會媒體記者通報了今年秋季安溪鐵觀音產銷信息,并介紹該縣促進茶產業持續發展的做法。
據王金章介紹,當前,安溪縣黃金桂、毛蟹、本山茶采制已基本結束,鐵觀音正進入采制中后期,全縣秋茶產量預計達1.8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質量提升,均價略升,銷路通暢,保持 穩健發展態勢。
“天作美,人努力,茶更香”。通報會上,王金章道出了今年安溪秋茶產量高、質量好的原因。秋茶開采以來,晝夜溫差大,濕度適宜,十分有利于茶葉采摘加工。茶業基礎管理持續加強, 茶樹留高,梯壁留草廣泛推廣,土壤改良,茶園肥力提高,茶青原料內含物增加。
記者了解到,五年來,安溪每年造林和林分改造3至8萬畝,退茶換林3000畝以上,新建高標準生態茶園1.2萬畝以上。同時,為了增加茶樹“營養”,五年來,每年實施茶園土壤改良2萬畝以 上。目前,全縣已建立30個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制示范片。
“在銷售方面,今年秋茶的銷售同比將增加3%-5%。”據王金章介紹,截止10月9日,中國茶都毛茶市場交易量1225,同比增長3.5%。據悉,今年秋茶均價較往年提高11%左右,凈茶批發價150 元-300元/斤之間的中檔茶,因為性價比高,銷量明顯增長,成為市場主力。“生態茶”、“基地茶”、“莊園茶”、“合作社茶”、“有身份證的茶”等各類以基地建設為依托,以質量管控 為核心的產業組織形式加速發展,形成“有機就是商機”的積極效應。
當前,整個中國茶市場正處于盤整期,安溪鐵觀音何以致勝?王金章表示,今年以來,安溪在對接“一帶一路”,加速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茶業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努力。致力打造海絲“茶香通道”,推動安溪鐵觀音海外市場開拓進入全球布局新階段。致力打造質量鐵軍、品牌鐵軍,推動安溪茶業乃至中國茶業進入“用標”新階段。建立嚴格的監管考核機制和淘汰退出機制,實行質量安全“一票否決”。據悉,今年共對北京、上海等1500多家安溪鐵觀音茶葉經營用戶進行案發調查,發現侵害“安溪鐵觀音”證明商標專用權及其他違規行為35件,均已移交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同時,安溪致力打造看得見的健康好茶,推動茶葉質量監管進入全程追溯、全域追溯新階段。運用“互聯網”,對接公眾監督。全縣63家龍頭企業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廣應用商品條形碼茶葉企業達437家,建立二維碼條形碼溯源查詢系統近百家。
“今后,安溪將確立‘大莊園、大旅游、大休閑’的發展理念,以‘茶莊園+’為開發模式,拓展‘茶莊園+宗教朝圣’、‘茶莊園+運動休閑’、‘茶莊園+文化創意閑’、‘茶莊園+農家體驗’等,打造若干富有安溪特色、能留住客人、有經濟效益的大型茶業綜合體”王金章表示,將挖掘整理安溪鐵觀音“絲路”文化資源,串點成線,形成“古絲路”和“新絲路”茶文化旅游線路;依托產茶村落自然、人文資源優勢,打造“茶香人家”茶文化旅游品牌,茶旅結合,互動共榮,做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