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剛過,不少市民發現,我市豬肉價格開始下降。按以往經驗每年的9月底10月初,因為有中秋節和國慶節,歷來是消費旺季,物價往往向上走。但今年豬肉價格比上個月每斤便宜了1元多。
今年6月過后,我市的豬肉價格出現了直線上漲。從7月開始大漲,8月漲至高點,9月份以來逐漸進入企穩和下行的通道,可見這是沖高回落的表現,也是逐漸回歸理性的表現。
9月29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超市和農貿市場了解到,豬肉前槽、后鞧價格在每斤14元-15元左右。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農貿市場,發現目前豬肉價格全線下跌。東北大市場前槽肉和后鞧豬肉是13元/斤;大潤發超市前槽肉是11.9元/斤;豬肉店精瘦肉14元/斤;均比前一段下調了1元左右。毛毛豬肉鋪店主告訴記者,他店里的豬肉最高賣到15元一斤,國慶節期間豬肉不但沒漲價,反而降了1元錢。
11日上午,家住青云小區的李女士到某大型超市購物,看到豬肉價格標簽后有些驚訝。“豬肉12.5元一斤,便宜下來了!”李女士說,國慶節前,她擔心過節期間肉價會上漲,就提前買了10斤豬肉,當時前槽肉是每斤14元,到現在才吃了一半。沒想到假期剛過完,豬肉居然便宜了,雖然降幅不是特別大,但她還是覺得有點吃虧。
黃女士看到豬肉價格便宜了,忍不住多買了幾斤。“不知道以后價格會怎么變化,我先趁著便宜多買點。”黃女士說。
往年我市肉價一般都會“逢節必漲”,為何今年國慶豬肉價格會不升反降?業內人士分析:一是豬肉價格過高制約了豬肉需求,影響生豬價格上漲;二是受豬肉替代品增加影響,節前牛羊肉、水產品等肉類價格均出現上漲;三是節前養殖戶出欄量大,生豬供應量相對充足,由于前段豬價為年內高點,養殖戶對后市信心不足,恐慌集中出欄,且宏觀經濟方面來看,消費依然疲軟,市場整體呈現明顯旺季不旺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