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過后,市民李阿姨去家附近一家超市買肉發現,原先“2”字頭的豬蹄髈價格,促銷價變成了每500克18.5元。大排、小排等其他豬肉品種,也可與營業員討價還價一番,通常每500克可還價一至兩元。記者日前從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獲悉,節后滬上鮮白條肉批發價從節前的23元/公斤回調到21.5元/公斤上下。春節后一直“漲聲”不斷、并創下近三年新高的豬肉價格是否即將迎來拐點?
業內人士分析,節后豬肉價格出現下調,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供需關系。節前、節中,消費者集中采購,透支了節后消費,這導致節后豬肉價格出現回調;二是今年風調雨順,糧食生產迎來大豐收。
未來豬肉價格升勢會不會就此剎車,還是僅僅是短期回調?上農批總經理張春華說,預計本周本市鮮白條肉的批發價格就會恢復到節前23元/公斤左右,因為生豬生產有個周期,由于去年豬價不高,養豬戶去年秋天開始減少飼養量,有些養豬戶甚至忍痛宰殺能繁母豬。因此,從目前豬源和產地毛豬的供應來看,還是趨緊,加上秋冬兩季向來是每年豬肉消費的旺季,因此,節后出現的短暫回調不會影響全年的豬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