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臨近,梭蟹肥美,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調查了解,目前青島市場上的梭子蟹絕大多數來自連云港,而各大農貿市場的梭子蟹基本是通過南山市場批發的,這些梭子蟹從連云港到青島,一共要經過四次漲價,才能到達市民的餐桌。
9月8日晨,5時許,記者來到了南山市場菜市二路與東山路路口處 ,看到10多輛連云港等地的廂式貨車圍成了一個大圈子,里面傳來報價聲、吆喝聲,不時有手推車推著一筐筐海鮮往外運。每一筐螃蟹推出去之前都要先過磅交錢,點鈔機一刻不停地忙碌著,發出“唰唰”的聲音。記者圍著菜市二路 、東山路 、萬壽路 、桑梓路走了一圈發現,這樣的點鈔機不下七八臺,有人告訴記者,每一臺點鈔機代表著一個大的螃蟹批發商。
“這一筐一斤20元誰要,保證成活率高!”一個批發商喊了之后,瞬間就圍上了一群商販,批發商解開了尼龍繩,把一筐螃蟹“嘩啦”一下倒在地上。一名商販用手扒拉著一個一個檢查,看到死蟹子就扔到路邊,一筐下來撿出十幾個死蟹子,對這個成活率還比較滿意,他就要了兩筐。
“一筐螃蟹50多斤,這十幾只死螃蟹5斤左右,成活率算比較高的了,所以價格也要貴一些 。不過一般批發商是不讓挑選的,他這樣做也是為了向大家證明他的貨物有所值。”旁邊另一個批發商許云亭告訴記者,他們是市場上的一級批發商,南方的蟹商運過來之后直接由他們接貨,然后再成筐地批發給二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帶回去之后會進行分揀,零售或送給酒店,“農貿市場也屬于二級批發商,分揀之后,他們會根據螃蟹的大小、公母、鮮活程度等自行定價。”
據許云亭介紹,一般連云港的梭子蟹擺上市民餐桌需要經過5道關漲4次價,首先由一些商人集中在碼頭上收購,收貨價平均8到9元;再以10元左右的價格轉給市場上的其他商販,這些商販再用廂式貨車向外運送到各地,以青島 、煙臺等沿海城市為主;發往青島的這部分主要集中在南山市場和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以南山市場為例,進入市場之后由一級批發商接“統貨”,“統貨”就是不分大小、公母、死活都在一起,每斤的價格一般只漲幾塊錢;然后一級批發商再以每斤15~20元的價格批發給二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進行分揀之后再進行售賣。而其中每一次倒手就意味著會漲一次價。
不過經過這么多關口的螃蟹價格并不固定。“決定螃蟹價格的有很多因素,天氣、供求、運輸損耗等對價格都有影響,一天一個樣,根本說不準。”由于記者探訪的這天是周二工作日,據批發商介紹工作日要比周末難賣一些 ,所以價格相對要便宜一些。“但是誰都說不好第二天的價格,基本上每天螃蟹入青之后才能確定。”許云亭告訴記者,其實連云港的梭子蟹口味也不完全一樣,“越靠北邊的蟹子越好 ,水溫低,螃蟹的成長速度就會放慢,肉也就更結實一些。”
據了解,海上風大、漲潮、水溫低的時候,螃蟹的捕撈量都要少一些 ,價格就要高一些 ;遇到節假日等購買量多的時候,價格也要高一些 ;除此之外,還要看運輸損耗情況,若螃蟹的成活率高,那價格自然也要定得高。“不過價格也會隨時調整,賣得好的時候七點左右就可以收攤了,要是到7點還剩下很多的話,就要降價處理了。”
要吃蟹黃得等“十一”之后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海鮮市場、農貿市場了解到 ,現在市面上的螃蟹只有很小一部分來自青島本地,每天大約會有30多萬斤以連云港為主的南方螃蟹“橫行”青島市場。想要購買青島本地蟹的市民需要注意鑒別方法,多到離碼頭較近的一些市場上去看看,而要吃蟹黃的話還要等到十月一日之后。
農貿市場上一般買不到本地蟹
近日,記者走訪新貴都農貿市場、大連路農貿市場、南山市場等發現,各家海鮮攤位幾乎都滿滿當當地擺上了梭子蟹。和以往一樣,每家攤主都按照螃蟹的大小進行分類,放在相應的玻璃水槽里。新鮮的梭子蟹時不時吐著水,不停地有市民前來問價。記者了解到,目前3兩重的梭子蟹大約為每斤20元~25元,半斤大的梭子蟹能賣到每斤30元~35元,市場上最貴的也不過40元左右。
“眼下本地螃蟹很少,市場上很難見到,主要還是南方梭子蟹。”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農貿市場里,不少攤販表示,雖然眼下已開海,但還是很難買到正宗的本地蟹。但也有一些攤販為了招攬生意,說自己賣的是本地蟹,這也讓不少前來購買的市民犯了難,不知該如何挑選。
在南山市場門口,有幾家零售螃蟹的攤位,一家海鮮行的老板李強告訴記者,目前南山市場上售賣的絕大多數都是以連云港蟹為主的南方蟹子。“本地蟹子的捕撈量很少,價格也貴,每斤起碼要在五六十元以上。”李強介紹說,像沙子口碼頭的船只一次出海也就能撈回幾百斤螃蟹,運氣好的話也不會超過1000斤。而碼頭上一般都形成了固定的客戶群,這幾百斤早早就被一些酒店給預訂了,真正能放到市場上賣的也不多。
“以前我也賣過本地蟹,每天一大早都要跑一趟田橫島碼頭去買,結果銷量卻很一般。因為和南方蟹相比,本地蟹價格太高,很多顧客進行比較之后還是選擇買相對實惠一點的南方蟹,而像我們這樣的零售散戶不敢壓貨,所以后來干脆也不進了。”李強告訴記者,因為連云港的梭子蟹產量大,價格低,個頭也不小,所以很受市民歡迎。
每天有三十多萬斤南方梭蟹運到青島
為什么連云港的梭子蟹會大量流入青島?據南山商會的會長王進介紹說,一方面是由于連云港當地的產量大,收上來的大量梭子蟹在當地消化不了,向全國各地發貨,近三分之一會發往山東地區的青島、煙臺、日照這些沿海城市。“沿海城市好海鮮這口,很多來旅游的游客也是奔著海鮮來的,銷量很大,所以他們一般不大往內地發貨。”據介紹,蘇北的灘涂面積很大,漁民將大片的灘涂圍起來后投入蟹苗,不用像養殖池那樣管理,只需定時維護一下,到了收獲季節直接捕撈就可以獲得很大的產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連云港距離青島較近,運輸成本低。“青島市場的梭子蟹,大約60% 來自江蘇連云港,30%來自浙江舟山及其他南方城市,只有10%是本地蟹,而這個本地不單指青島,還有日照、威海等地方運過來的也都叫本地蟹。”
據了解,島城梭蟹的批發交易主要集中在南山水產市場和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而南山水產市場主要供應市區市場,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主要供應即墨、膠州、萊西、平度等周邊區市。“可以說,在市區各大農貿市場買到的梭蟹基本都是通過南山市場批發的。”王進說,蟹交易的最大特點,就是季節性強,每年8月、9月 、10月交易量最集中的時候,每天會有三十多萬斤南方梭蟹運到青島。“聽連云港的供貨商說,由于今年當地梭子蟹的產量太大,今年政府都不撒新苗了,產量過大會影響銷售價格的。”
“我這一車總共能拉3000斤梭蟹,運送活梭蟹對車廂內的環境要求很高,水溫要求保持在10℃,高了、低了都不行,水里還要不停地加氧加冰。”南山市場的一名連云港蟹商告訴記者,他是連云港當地人,從事梭蟹運輸已經10年了,在連云港,像他一樣長年從事海鮮運輸的有數千人。當天的螃蟹上岸后,從晚上10點左右,他們就要出發到連云港海頭市場拉貨,凌晨兩三點鐘來到青島,這一晚上路上不能停歇,就是為了保持螃蟹的鮮活。
挑選螃蟹需要“又踢又踹”
“南方蟹子是成筐成筐賣,路上運輸肯定會有損耗,這就要看自己的眼力了,要是挑一筐又活又肥的蟹子,回去分揀后賣的價格就高,反之價格就低。”9月8日凌晨的南山市場上,很多商販們特別仔細地在挑選螃蟹,拿著手電筒反復照著看,不時地用腳又踢又踹筐子,看里面的蟹子是否還會動。“今天的批發價格在15元~20元左右,價格基本天天都在波動,上個月有不少天數的批發價格在每斤10元左右,這個月價格貴了。”
據介紹,受天氣、供求量、運輸損耗等因素,螃蟹的批發價格每天都有變化。那為什么市民在農貿市場上買梭子蟹的時候并沒有感覺出價格波動呢?“蟹子成活率低的時候雖然批發價低,但是二級批發商販買回去之后還要進行分揀,將大、中、小挑出來,質量好的還是能賣高價,只有癟的或是死的才便宜處理。”批發商許云亭告訴記者。
據介紹,控制這些南方蟹市場價格的由三部分人組成。第一類人是南山市場的一級批發商,他們也是這個螃蟹市場的實際組織者,手頭掌握著南方螃蟹的貨源,因此也把持著這個市場的最終“定價權”。第二類人則是來自南方產地的供貨商,他們對于當日不同規格螃蟹的市場價格同樣具有發言權。而第三類人就是來自農貿市場的銷售商,他們按照當日既定價格完成交易,再自行確定零售價格。
據記者采訪了解,凌晨的南山市場是最紅火的時候,這些批發商們基本上每天都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從凌晨兩三點鐘一直忙活到八九點鐘結束,吃過早飯之后,他們就開始睡覺休息,下午一兩點鐘起來吃點之后再睡到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