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露天葡萄大量上市,價廉物美的本地葡萄讓不少市民大飽口福的同時,葡萄種植戶們卻高興不起來。日前,東營區六戶鎮、墾利郝家鎮不少葡萄種植戶告訴記者,“今年葡萄的價格戰來得太早了,就在很多種植戶的葡萄還掛在枝上時,煙臺、濰坊等地的葡萄就開始大打價格戰,這也讓本地的葡萄種植戶吃了苦頭。
“這葡萄價格說降就降下來了,品相稍好的也不過3.5元/斤,今年葡萄的價格就像坐上了過山車,剛上市那會,其6元/斤的價格讓不少種植戶樂開了花,可好景不長,這上市還沒有幾天,其零售價格就慘遭‘腰斬’,即便如此,今年葡萄的銷量卻不比往年高。”17日,記者走訪了金水市場、遼河市場等多個農貿市場的水果商販發現,在售的葡萄均屬于外地葡萄,本地葡萄較少。攤販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本地葡萄價格不高,種植戶收益不好。
據了解,前兩年,我市葡萄種植面積增加,幾天前這些葡萄正處于盛果期,上市勢頭勁爆,而且葡萄本身又不耐儲存,必須在很快的時間內將其銷售掉,這就使得葡萄種植戶急著將采摘的葡萄以最快的速度將其賣掉,這就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 “今年葡萄的價格戰來得太早了,就在很多種植戶的葡萄還掛在枝上時,煙臺、濰坊等地的葡萄就開始大打價格戰,這也讓本地的葡萄種植戶吃了苦頭。”該經營者介紹,“事實上每年的8月中旬前后我市葡萄的價格都要進入‘難關’,這個時節市場上的果品豐富,葡萄本身不作為生活必需品,一方面葡萄價格持續下跌;另一方面,種植戶對于葡萄的價格又期望過高,吃苦頭就不可避免。不過可喜的是互聯網的加入讓地產葡萄煥發生機,并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