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長江以北大部地區降水偏少。其中,黃淮大部、華北東部、陜西中南部、甘肅東部、湖北大部等地降水偏少兩成以上,河南大部地區降水偏少五成以上。尤其是河南省,平均降水量僅為9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在干旱題材的炒作下,國內大豆、玉米期貨也迅速被資金推高,7月底至今,大豆期貨價格從4370元/噸漲至4450元/噸左右;玉米期貨價格由2300元/噸漲至最高的2400元/噸。
統計顯示,黃淮海平原是我國大豆的第二產區,2012年該地區大豆產量386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2%,僅次于東北三省的566萬噸,加上部分受旱的內蒙古,國內大豆受旱地區約占全國大豆產區的三分之一。
目前國內大豆正處于開花、結莢的關鍵時節,開花結莢期是大豆的需水臨界期,此時土壤干旱對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這成為資金推動當前大豆期貨的重要因素。同時,國內大豆期貨的交割品為非轉基因大豆,美國、南美大豆多數為轉基因大豆,所以盡管國外大豆豐收預期較大,對國內大豆的實際影響有限。
從大豆期貨的持倉量以及成交量來看,目前推動大豆期貨主力資金仍未了結,預計后期國內大豆期貨進一步走高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