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已然開始悄悄改變。記者走訪滬上部分賣場后發現,蓮子、桂圓、紅棗等“清補”食材已經進入采購旺季,西瓜等盛夏果品進入銷售中后期,未來滬上果品價格或將緩中有降。
蓮子銀耳價格居高
“上海人習慣立秋后開始進補,但天氣炎熱,食補要循序漸進,‘貼秋膘’時飲食也不宜過分油膩。蓮子、紅棗等‘清補’食材最受消費者追捧。”上海三陽南貨店專門銷售南貨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每天至少能賣出30—40斤,這還不是采購高峰。”該負責人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銀耳、百合、蓮子這類食材已逐漸成為消費者日常餐桌的“常客”,一年四季的銷量都不錯,但每年進入秋季,還是會迎來一個采購小高峰。
滬上不少大賣場養生食材專柜也開始熱銷。大潤發汶水路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綠豆的價格保持在5.68元的低位,搭配好的綠豆百合、紅棗燕麥、八寶食材等養生粥原材料每斤售價在9元左右,因價廉滋補而銷售頗火。“價格最高的芡實米,就是上海話俗稱的‘雞頭米’單價接近每斤70元,營養就在芡實米外層的紅衣里,銷售情況并不如預期理想。不少市民索性用價格便宜的西米替代。”
“燕麥降膽固醇,蕎麥則能夠降血脂、降血糖,4—8元的單價處于低位,購買的市民不在少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立秋后燥氣上升,潤肺去燥的銀耳羹湯一直是清食補的上品,然而今年銀耳、蓮子等食材價格居于高位。“銀耳的單價達到69.8元/斤,蓮子的售價也達到每斤38.8元,盡管是盛夏、立秋養生常用的食材,但價格過高影響消費者購買,銀耳有時有折扣,打折后則受消費者青睞。”
蘋果葡萄破10元大關
“前幾天,受臺風等因素的影響,西瓜價格普遍降至1.2元左右。而隨著立秋的到來,受‘啃瓜’等習俗影響價格又回升至1.5元左右。”在長寧區定西路經營水果店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西瓜銷售進入中后期,但較之上市初期普通8424西瓜2元多的價格已有明顯回落。“除了西瓜,葡萄、桃子、蘋果這些,買的人都很多。快下市的品種價格反而走高。”
據“一畝田”農產品交易平臺的價格監測數據顯示,上海西瓜供應基準價格為2—6元,其中南匯8424西瓜價格仍居6元/斤高位。上海市瓜果行業協會秘書長朱龍舟指出,西瓜銷售自7月中旬進入中后期,直到8月底,價格隨市而定,但下降空間尚不明顯。
記者注意到,蘋果、葡萄等當季水果價格也是居高不下。大潤發水果專區內,國產蘋果中、除少量的嘎啦蘋果售價2.98元外,山東精品紅富士售價9.8元、陜西紅富士售價達到11.8元。進口蘋果的零售價格基本都超過10元大關,其中新西蘭紅玫瑰蘋果的零售單價超過每斤15.4元。當季的國產葡萄、進口紅提價格也居高不下。國產的美人指葡萄和進口智利紅提零售價格均接近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