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豬肉價格上漲,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回應稱,此輪生豬價格上漲是對近兩年多來大幅下跌的修復,且是市場的自身修復行為。
今年3月以來,國內豬肉價格持續回升,且價格上漲較快。據統計部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下旬,生豬價格已達到每千克17.9元,上漲幅度為2.9%。
從監測數據來看,上半年生豬平均出欄價格為每千克13.36元,當前的生豬價格則為每千克17.9元。“自3月開始近5個月的持續上漲使得生豬行業扭虧為盈,要知道,前期豬肉行業曾連續虧損長達16個月。”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向北京商報記者說道。
他同時表示,實際上生豬的價格上漲幅度是在減緩的,目前生豬出欄價是每千克17.9元,而生豬的成本價是每千克14元。近兩個月來,由于生豬價格的加速上漲,豬糧比價已達到7.07:1,而如果豬糧比達到8.5:1,國家就會進行必要的干預。由此可見,生豬的價格并不存在太多的上漲空間。也有分析認為,由于天氣炎熱需求疲軟,8月豬肉價格將繼續回升,但回升速度仍會減緩。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生豬的存欄率比較低,前幾年豬肉價格下降,養殖戶就養得少,而農畜產品都會有半年左右的周期變化,豬肉供不應求,價格就會大幅上漲,符合市場運作規律。
對此沈丹陽也表示,豬肉的市場供應并不會出現明顯的短缺。為了切實保障豬肉市場供應,近期商務部已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必要的措施,繼續加大生豬市場監測力度,做好重要節假日豬肉市場的供應工作。
此外,國家統計局將于本周公布7月CPI數據。日前,已有多家機構預計,7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6%左右,有專家認為豬肉價格7月上漲速度加快,可能會帶動CPI上行。馮永輝認為,單一品種上漲并不能引起物價失衡,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并不大,且豬肉價格已經上漲的4個月里,CPI也并沒有出現太大變化。